河流廊道
河流及其两岸与生物栖息地相关的土地。河流廊道的结构可以通过纵向 (上游—下游)、横向(洪泛区—高地)、垂向 (河道—基底) 三个方向来说明: 在纵向上,河流是一个线性系统,常表现为交替出现的浅滩和深塘。在横向上,大多数河流廊道由三部分组成,即河道、洪泛区、高地边缘过渡带。在垂向上,河流可分为水面层、水层区和基底区。河流廊道作为一个整体发挥着栖息地、通道、过滤或屏障、源和汇的生态功能。
❶栖息地作用。河流廊道特殊的空间结构,适合生物生存、繁殖、迁移,并提供食源,但是栖息地的功能受廊道的宽度和连接度影响,宽度大、连接度高可增加栖息地的质量。
❷通道作用。河流廊道输送水和泥沙,流动的水输送并储存食物,其他物质和生物通过河流廊道移动。
❸过滤或屏障作用。如岸边植被带可控制非点源污染,降低径流中污染物的含量,截留径流中的有机物。
❹源和汇作用。源为相邻的生态系统提供能量、物质和生物,汇与源的作用相反,从周围吸收能量、物质和生物,如河流堤岸常作为河流泥沙的来源,另一方面,在洪水时,堤岸常作为汇,形成新的泥沙淤积。河流廊道生态功能最重要的两个影响指标是连续性和宽度,河流两边应该保持足够宽度的植被带,以控制来自两岸的污染物质,并为物种提供足够的生境和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