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河仓城遗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河仓城遗址 河仓城遗址又称大方盘城遗址,位于市区西北戈壁滩上。建于汉代,系汉至魏晋时期我国西北防线储备粮秣的军需仓库,在那“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唐王昌龄《塞下曲》)的战争年代,曾起过重要作用。遗址正南有一高9米的汉代烽燧,用砂石夹红柳筑成,外包土坯,保存完好。河仓城呈长方形,坐北向南,东西长132米,南北宽17米,残垣最高6.7米,夯土板筑而成。内砌土墙两堵,把它隔成相连的仓库3间,每间长42.5米,宽14.7米。向南各开一门,壁上有三角形的小孔,上三下五,错综排列,当属通风设施。南壁虽倾,而所残壁孔尚与北壁气孔对称。仓外东、西、北三面还筑有两重防护围墙。 ☚ 玉门关及长城烽燧遗址 6. 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 ☛ 河仓城遗址 河仓城遗址俗称大方盘城。位于敦煌市西北60公里疏勒河南岸的戈壁滩上。据汉简和西晋碣石载,建于汉代,延至魏晋,一直是西域防线储备粮秣的军需仓库。因城临河,故名河仓。城南北155米,东西150米,四垣皆坍,南开门。城内一座高约2米的自然土台上, 筑仓房一座, 东西132米, 南北17米。中间南北向用土墙两堵隔成库房3大间,每间长42. 5米, 宽11. 7米, 均南开一门。顶盖早已不存,南壁多残,其余三壁尚存,残高5. 5~6. 7米,厚1. 5米。南北壁分两层上三下五置三角形小洞,当为通风设施。仓房外东、西、北三面加筑围墙一道,四角筑角墩,西南角墩残高7米许,其余三墩仅见基址。城南戈壁陡起处,有一烽火台,砂石夹红柳筑成,外包土坯, 高约9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玉门关遗址 阳关故址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