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五国合纵伐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五国合纵伐秦 战国中期以后,秦国强大,并威胁到山东(指华山以东)六国。 于是各大国在外交和军事上商议对策,发动联合抗秦,称为“合纵”。前318年,佩五国相印的公孙衍倡导楚、魏、赵、韩、燕五国合纵伐秦,但实际出兵的只有深受秦害的魏赵韩三国。当三晋联军打到函谷关时,秦军迎击,联军大败而退。次年秦庶长樗里疾与三晋联军战于修鱼(今河南原阳西),秦再败三晋联军,俘韩将军申差,斩首8万余,五国合纵伐秦失败。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