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沙家店战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沙家店战役1947年8月上旬,人民解放军为策应晋冀鲁豫野战军陈赓、谢富治兵团南渡黄河,开始围攻榆林。胡宗南10个半旅北援。西北野战军攻城未克,于12日撤出战斗,将主力集结于米脂东北的沙家店地区待机歼敌。国民党军错误地判断西北野战军是“仓惶逃窜”,“势将东渡黄河”,遂以7个旅分路向佳县方向急进,企图合围西北野战军于米脂、佳县之间。8月19日,当敌整编第三十六师师部及两个旅进至沙家店地区时,即被西北野战军包围。20日拂晓发起攻击,战至黄昏歼敌6000余人。沙家店一战,成为西北野战军由内线防御转入内线反攻的转折点。 沙家店战役 沙家店战役Shajiadian zhanyi1947年3月至5月,彭德怀指挥的西北野战兵团取得青化砭、羊马河、蟠龙三战三捷,歼敌1.4万余人,为彻底粉碎国民党军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奠定了基础。8月6日至12日,西北野战军围攻榆林,未克,但却达到调动敌胡宗南部主力北上的目的。西北野战军遂主动撤围, 即以一部伪装主力,掩护后方机关东渡黄河,主力则隐蔽集结于榆林东南、沙家店西北地区待机歼敌。胡宗南误认为西北野战军主力正在东渡,即令整编第29军军长刘戡率主力5个旅由绥德北进,令整编第36师由榆林南下镇川堡再折而向东,企图夹击西北野战军于葭县(今佳县)地区。当敌军进占绥德后,刘戡率部向葭(佳)县方向急进,钟松率第36师2个旅进抵镇川堡。西北野战军主力乘敌第36师孤军冒进、兵力分散的有利时机,8月19日,当该师进至沙家店地区时,被解放军包围,激战一日,到20日黄昏,全歼该师2个旅。此役,共歼敌6千余人,扭转了西北战局,结束了敌人对陕北的重点进攻,从而使西北野战军由内线防御转入内线进攻。 ☚ 临江战役 孟良崮战役 ☛ 沙家店战役解放战争时期,西北野战军在陕西米脂沙家店地区对国民党军队进行的进攻作战。1947年8月上旬,为了调动国民党军胡宗南集团北上,策应晋冀鲁豫野战军一部进军豫西,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决心围歼榆林守敌。西北野战军攻城未克,但调动胡宗南主力北上的目的已经达到,即撤围榆林,将主力集结于沙家店西北地区。国民党军队发现西北野战军后方机关一部从葭县(今佳县)东北渡黄河,误认为是主力渡河避战,便以7个旅向葭县前进。8月18~20日,西北野战军在沙家店地区突然发起攻击,全歼胡宗南三大主力之一第36师师部及2个旅共6000余人。从此,西北野战军转入战略反攻。 沙家店战役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陕北粉碎国民党政府军对陕甘宁解放区重点进攻的一次战役。1947年8月,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和地方武装佯攻榆林,而主力则隐蔽于米脂东北。国民党政府军10个半旅在钟松和刘勘率领下北上驰援,误把野战军的部分后方机关人员当主力,遂分路向葭县疾进,企图合围解放军。8月18日,当其整编第三十六师进入米脂沙家店时,被解放军包围,6000余人被歼。国民党第二十九军见势急忙掉头南逃,解放军则乘胜追击,沿途在清涧、延长等地又消灭敌人9000余人。此役彻底粉碎了国民党政府军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西北野战军从此由防御转入进攻。 沙家店战役1947年8月6日至11日,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围攻榆林,调动胡宗南主力北上增援,以求在运动中歼敌。8月18日,敌主力日夜兼程进至沙家店地区,我军集中四倍于敌的兵力激战至20日,全歼敌三十六师六千余人。这一战役的胜利标志着西北野战军反攻的开始和国民党军对陕甘宁解放区“重点进攻”的彻底破产。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