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五台山佛乐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五台山佛乐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部,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是全国惟一兼有汉传佛教(称“青庙”)和藏传佛教(称“黄庙”)的佛教圣地。 佛教音乐与五台山佛教相伴,始于北魏,成为五台山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台山的佛教音乐分为两大类,即汉传(青庙)音乐和藏传(黄庙)音乐。 黄庙音乐由于受民族文化的影响,要求不甚严格,曲调明朗,更富有民间色彩,仅在五台山繁衍发展,而青庙音乐则讲究“入法”,即规矩,风格幽雅、静谧,从五台山向全国辐射。五台山佛教音乐的乐器,青黄两庙大体相同,都由打击乐和吹奏乐器组合而成。 五台山佛乐渊源于印度佛教音乐,又吸收了中国古代传统音乐的成分,成为北方佛乐的代表。到了唐代,由于佛教仪式的日益集体化、规范化,五台山佛乐达到繁盛,形成独唱、齐唱、轮唱等多种演唱形式。 元代、明代之交,乐器被引入五台山佛教,使五台山佛教仪式艺术性大大提升。 五台山佛教音乐包括声乐和器乐两部分。“声乐”是在法事仪式中对各种经文的演唱,主要有“和念”、“令调”、“吟诵”、“直数”四种形式。“器乐”除对经文诵咏中部分曲调进行伴奏外,还要进行“小曲”的演奏。是五台庙堂音乐的精华。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