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沈德潜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沈德潜(1673—1769)清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字确士,号归愚。沈钟彦子,施灿、蒋济选、叶燮弟子。乾隆四年(1739 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八年连升左中允、侍读、左庶子掌坊事,进侍读学士,兼日讲起居注官。九年升少詹事,典试湖北。十年迁詹事,次年晋内阁学士。十二年迁礼部右侍郎,入直上书房。次年充会试副总裁,因老病专理上书房事。十四年致仕,校雠《御制诗集》毕,归居木渎山塘街。十六年聘主紫阳书院,于竹墩建宗祠。二十二年帝南巡,加礼部尚书衔。二十六年赴京参与香山九老会,命居首,加尚书衔。三十年帝复南巡,加太子太傅,与钱陈群并称大老。卒赠太子太师,谥文悫,入祀贤良祠。四十三年因徐述夔诗案被剖棺戮尸,追夺赠官,罢祠削谥。后入祀吴郡名贤祠。通古学,工制义,擅古文辞。诗尊盛唐,主格调说,明诗法,精选学,被尊为诗坛耆硕。所编《古诗源》《唐诗别裁集》《明诗别裁集》《清诗别裁集》等为学者宗趋。曾与梁诗正同修《西湖志纂》。著有《归愚诗钞》《归愚全集》等。 沈德潜 沈德潜1673—1769字确士, 号归愚。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乾隆进士,曾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后告老归。早年即以诗论和选家著名。论诗倡“格调”说。古体尊汉魏,近体宗盛唐。对明七子多所偏袒,而于公安、竟陵、钱谦益及王士禛俱表不满。所选《古诗源》、《唐诗别裁》、《国朝诗别裁》风行一时。能诗文。其诗多歌功颂德之作,缺少现实生活内容。模拟汉魏盛唐,失于肤廓空疏。少数描写民生疾苦的篇章颇可一读。著有《沈归愚诗文全集》。 ☚ 方苞 厉鹗 ☛ 沈德潜 沈德潜1673—1769字确士,号归愚,又号岘山,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乾隆四年(1739)进士,时年已六十七。七年,高宗召见,誉其为“江南老名士”,授编修。屡迁为内阁学士,官至礼部侍郎。致仕后,十年中曾两赴京城,贺皇太后六十、七十寿辰;高宗南巡时,又赴常州迎驾;故受宠有加,高宗亲为其《归愚集》制序。卒赠太子太师,祀贤良祠,谥文悫。卒后十年,徐述夔《一柱楼集》案发,集前有德潜所撰徐氏传,忤高宗意而夺其赠官、罢祀、削谥、扑墓碑。德潜一生著述宏富,有《沈归愚全集》七十三卷。又选辑唐、明、清三朝诗《别裁》及《古诗源》。以诗名家,创“格调说”。词集名《归愚诗馀》,存四十五首。盖德潜去世前两年亦即九十五岁时所作,均不失为佳制。其生平行状,见《沈归愚自订年谱》。《清史稿》有传。 ☚ 田同之 邹天嘉 ☛ 沈德潜 沈德潜1673—1769字确士,号归愚。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少学诗,重诗律,曾馆于尤家,其诗受到尤侗赞许。论诗上溯《诗经》、楚辞、下迄三唐,以和平敦厚得性情之正者为宗,与同里张景崧、徐夔、张锡祚、陈培脉等先后结南村诗社、北郭诗社,专力于诗。长期困于场屋,至清高宗乾隆三年(1738),六十六岁始中举。次年,中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编修,晋侍讲,擢至礼部侍郎。高宗早闻其诗名,及在翰林,每与唱和。乾隆十四年(1749),以老乞归。高宗赋诗赠行,有“我爱德潜德,醇风抱古初”之句,并为其《归愚诗钞》作序,卒,谥文悫。德潜诗可分前后二期:其未中进士以前则多游览赠答、咏史怀古、赋物题画之作,从格律到字句皆不脱模拟痕迹;中进士后则多恭和应制、歌功颂德之作。前、后期也写过一些反映民生疾苦的作品,如《晓经平江路》写饥民流离惨状:“晓经平江路,相遇逃亡民。非人亦非鬼,匍匐泥涂间。老翁拄竹杖,老妻相牵攀。病妇布裹头,双足亦不缠。儿女盛竹筐,其父担道边。行李芦叶席,坐卧无冬春。”另外还有不少作品涉及时政利弊,如《百一诗》等。其前、后期皆有此类作品;前期大多有感而作,有为民请命之意,如“斯意当语谁,令我忧心病”(《百一诗》);“阊阖一何高,排云听谁叫。”(《论苏松丁粮》);晚期则是完成皇帝所交之任务,即奉旨汇报民情,诗中在反映民情后常有“颂圣”之语;因而其揭露时弊也颇能掌握分寸,有时看来言词激切,但实际上都不违“宸衷”,如《制府来》在揭露两江总督噶礼贪贿无厌,、作威作福的同时,也歌颂了皇帝的英明。也有一些诗触及敏感题材作品,如:《汉将行》借写汉代卫青、霍去病影射年羹尧;《送杭堇浦太史》同情因论“宜泯满、汉之见”被罢黜之杭世骏,从中可见其心态。德潜诗,古体较自然,近体则多人工痕迹,均以平正典雅为皈依,如朱庭珍所言,其诗“平正而乏精警,有规格法度而少真气,袭盛唐之面目,绝无出奇生新略加变化处,殊无谓也”(《筱园诗话》)。其论诗,主“格调”,倡温柔敦厚之说,编选了《古诗源》、《唐诗别裁》、《明诗别裁》、《国朝诗别裁》等大型诗歌选本以贯彻其说,著有《说诗晬语》四卷。有《沈归愚诗全集》,包括《归愚诗钞》、《归愚诗钞馀集》、《竹啸轩诗钞》。另有《归愚文钞》十二卷。德潜曾自订年谱。《清史稿》卷三○五、《清史列传》卷一九皆有传。 ☚ 李绂 揆叙 ☛ 沈德潜1673—1769字确士,号归愚、归愚老人。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清代诗人。“格调说”的倡导者之一。补诸生,后屡试不中。乾隆四年始中进士,年已七十。高宗称为“江南老名士。”值上书房,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以年老,许告归。卒赠太子太师,谥文悫。后因徐述夔有反清语,而德潜曾称其“品行文章皆可法”,被剖棺削谥。著有《归愚诗钞》、《说诗晬语》二卷。又编有《古诗源》、《唐诗别裁》、《明诗别裁》、《清诗别裁》。 沈德潜 沈德潜1673—1769字确士,号归愚,江苏长洲人。乾隆四年(1739)进士,曾住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著有《归愚诗文钞》五十八卷。沈德潜少受诗法于叶燮,主“格调说”,选《古诗源》、《唐诗别裁》以标其宗旨,另有论诗专著《说诗晬语》。 ☚ 叶燮 蒋骥 ☛ 沈德潜1673——1769字确士,号归愚,江苏长州(今苏州)人。雍正四年进士,以谈诗受宠于乾隆皇帝,累官至礼部侍郎。著有《说诗晬语》、《唐诗别裁》等。 沈德潜 沈德潜1673—1769Shen Deqian清代诗人。字确士,号归愚,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乾隆四年(1739)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佳郎。乾隆十四年(1749)辞官归里。 ☚ 方苞 厉鹗 ☛ 沈德潜 沈德潜1673—1769清代诗人、诗论家。字确士,号归愚。长洲 (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卒时赠太子太师。他是叶燮的学生,但其诗论在一些根本问题上,背离了老师的精神。沈德潜是清初“格调说”的代表,是继王士禛之后的诗坛盟主,作诗取法汉魏盛唐,论诗讲求体格声调,推崇“温柔敦厚”的诗风。极力称赏明代前后七子,并承袭七子的拟古主义主张,这是很典型的“正统”诗论。其诗有“台阁体”的特点,内容有歌功颂圣之作,一般不脱模式,成就甚微。但也有一些诗歌反映了民生疾苦,如 《制府来》、《晓径平江路》、《后凿冰行》等。由于他在政治和文学方面都有较高的地位,所以对当时诗坛影响颇大。他深得乾隆赏识,乾隆每次巡游江南,必给他“加一官,赐一诗”。沈德潜是一位著名的选家,编选了 《古诗源》、《唐诗别裁》、《明诗别裁》、《清诗别裁》等诗歌选本。在实际的选诗、评诗中,他的眼界比较开阔,并不完全拘囿于自己诗论的宗旨,许多优秀作品都被选入,对诗歌艺术,也有不少独创性的见解。有《沈归愚诗文全集》存世,论诗著作有《说诗晬语》。 ☚ 侯方域 扬州八怪 ☛ 沈德潜1673—1769清诗人。字确士,号归愚,长洲(今江苏吴县)人。乾隆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为叶燮门人,但不尊叶“合为时而作”的主张,倡“格调说”,守“温柔敦厚”的正统“诗教”,又与袁枚等性灵派论战,影响当时整个文坛。其诗多歌功颂德,又有模拟汉魏、盛唐倾向,有“台阁体”之称。间亦有反映人民疾苦之作。有《沈归愚诗文全集》。又选有《古诗源》、《唐诗别裁》、《明诗别裁》、《清诗别裁》等。 归愚文钞/归愚文录 ☚ 望溪文钞 归愚文钞 ☛ 沈德潜 沈德潜1673~1769清代诗人、诗论家。字确士,号归愚。长洲(今江苏吴县)人。乾隆四年(1739)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卒赠太子太师。有《沈归愚诗文全集》。又选有《古诗源》、《唐诗别裁集》、《明诗别裁集》、《清诗别裁集》等。论诗标举“格调”,主张“诗贵性情,亦须论法”,所谓“性情”,指“温柔敦厚”、“怨而不怒”之情,所谓“论法”,指摩取古法,讲求格律声调,对当时诗坛影响甚大。其诗多为歌功颂德之作,少数篇章反映了民生疾苦,风格亦较朴实平正,如《夏日述感》等。 ☚ 纳兰性德 郑燮 ☛ 沈德潜1673~1769Shen Deqianpoet and critic of the Qing Dynasty,also called Guiyu.Works: Poetry and Prose Anthology of Guiyu,etc. 沈德潜1673—1769清著名诗人。字确士,号归愚。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乾隆初,举博学鸿词,不遇。四年,成进士,年已将七十。命值上书房,擢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谥文悫。为叶燮门人。作品风格比较朴素。著有《沈归愚诗文全集》。又选辑《古诗源》、《唐诗别裁》、《国朝诗别裁》等书,流传较广,影响甚大。 沈德潜1673—1769清朝诗人。字确士,号归愚。江苏长洲(今苏州)人。乾隆四年(1739),年六十七岁,方成进士,高宗称他为“江南老名士”。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少受诗法于叶燮,早年即以诗文闻名。作诗主张有实际内容,反对专以嘲风雪、弄花草为事。诗作大都平正典雅,但多颂圣赞德之作。所编《古诗源》、《唐诗别裁》、《明诗别裁》、《国朝诗别裁》,着重辨析源流,指陈得失,对古典诗歌的借鉴与流传有一定作用。(参考图630) 沈德潜(清·康熙十二年——乾隆三十四年 1673~1769) 長洲人。欽圻孫。字確士,號歸愚,别署峴山。乾隆元年(1736) 舉鴻博,未遇。及成進士,年已將七十,高宗稱為老名士。召對論歷代詩源流升降,應答如流,大賞之,命值上書房,擢禮部侍郎。以年力就衰,許告歸,原銜食俸。卒年九十七,贈太子太師,謚文愍,入祀賢良祠。德潜詩名遠馳,書工分隸,真、行圓潤,頗有晉唐法度。著有 《古詩源》、《竹嘯軒詩鈔》、《歸愚詩文鈔》、《西湖詩纂》、《唐詩别裁》、《明詩别裁》、《清詩别裁》。 沈德潜書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