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沈庆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沈庆之 沈庆之生卒年不详字弘先,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宋文帝时,沈庆之累以战功加建威将军,后为文帝第三子刘骏抚军中兵参军。孝武帝刘骏即位,以沈庆之为领军将军、兖州刺史,封南昌县公,沈庆之以年满七十为由而固辞不就。废帝刘子业即位,加侍中太尉。今存沈庆之《侍宴诗》一首,据传孝武帝与群臣欢饮,令群臣赋诗,沈庆之为武臣,不能诗,而孝武帝一定逼其作诗,遂由颜师伯笔录,沈庆之口授,作是诗。举座皆称其诗辞意之美。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入是诗。 ☚ 颜师伯 刘义恭 ☛ 沈庆之386—465南朝宋将领。字弘先,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武康镇)人。不识字,少以勇闻,善谋略。永初二年(421年),任殿中员外将军,从伯符、檀道济攻北魏。元嘉十九年(442年),率军镇压江汉蛮民起义,以功升北中郎中兵参军,加建威将军,南济阴太守。元嘉二十七年(450年),迁太子步兵校尉。宋大举攻北魏,为王玄谟副将。玄谟攻滑台(今河南滑县)失利,他率军往救。元嘉三十年,拥武陵王刘骏击败太子刘劭,刘骏继帝位,授他为领军将军、南兖州刺史,加都督,镇盱眙(今江苏盱眙)。次年,豫州刺史鲁爽等反宋,他与薛安都率军进讨,在大小岘(今安徽含山附近)击斩爽,进号镇北大将军。大明三年(459年),宋竟陵王刘诞据广陵(今江苏杨州)反,孝武帝命他为车骑大将军,率兵进讨。围攻数月,身先士卒,城破,杀诞,进位司空。后又升为侍中、太尉。因尽言谏争,为前废帝刘子业忌杀。 沈庆之386~465南朝宋将领。字弘先,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武康镇)人。不识文字。勇敢有谋略。文帝、孝武帝时,屡出击汉沔“群蛮”,平定朝中内乱。官至镇北大将军,封始兴郡公。他于娄湖(在南京)广置田产,奴僮千计。前废帝凶暴,诛杀大臣,庆之尽言谏争,遂被杀。 沈庆之 沈庆之公元386年~465年南朝刘宋将领。武康(今浙江德清西)人。字弘先,被称为“手不知书,眼不识字”,但屡立战功,累官至镇北大将军,封始兴郡公。后为前废帝刘子业赐死。宋孝武帝大明元年(公元457年)沈庆之提出有控制地放铸钱币的主张:“宜听民铸钱,郡县开置钱署,乐铸之家,皆居署内,平其准式,去其杂伪,官敛轮郭,藏之以为永宝。去春所禁新品,一时施用,今铸悉依此格。万税三千,严检盗铸,并禁剪凿。”其实质是,让人民自由铸钱,政府则征以重税,可以裕财政收入。 ☚ 何尚之 沈演之 ☛ 沈庆之385—465字弘先。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南朝宋大将。永初二年(421)为殿中员外将军,其后隶到彦之、檀道济北伐。元嘉十九年(442)庆之为建威将军讨伐沔水诸蛮。二十七年北伐附王玄谟。二十九年又讨伐淮汝群蛮。孝建元年(454)讨伐鲁爽。大明三年(459)又平竟陵王刘诞反叛。受孝武顾命辅少主。前废帝凶暴,庆之屡次谏争。景和元年(465),前废帝派沈攸之赐毒药而死,时年80。 沈庆之386—465南朝宋将领。字弘先。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武康镇)人。不识文字,勇敢有谋略。文帝、孝武帝时(公元424—464年),屡出击汉沔“群蛮”,平朝中内乱。官至镇北大将军, 封始兴郡公。他于娄湖(在南京)广置田产,奴僮千计。后为前废帝所杀。 沈庆之386—465字弘先。南朝宋吴兴武康(浙江德清)人。年少时即参加地主武装,镇压孙恩起义。文帝、孝武帝时(424—464),屡次平定统治集团的叛乱。不断镇压汉、沔地区蛮族的起义,杀掠无数,先后被他掠徙到建康(江苏南京)周围为营户的蛮族人民就不下十五万。为蛮族所恨,呼为“苍头公”。在檀道济、到彦之等北伐失利后,力阻文帝再次北伐,未果。深受孝武帝宠信。历官领军将军、镇北大将军、车骑大将军、司空等,封始兴郡公。家富于财,产业累万,奴僮以千计,又在娄湖(江苏南京)一带广开田业。因直言谏诤,为前废帝赐死。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