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沈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沈宋 沈宋唐诗人沈佺期、宋之问之并称。二人俱以律诗见重于时,对律诗形式的完善颇有贡献。《新唐书·宋之问传》: “魏建安迄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之问、佺期,又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 ☚ 文章四友 吴中四士 ☛ 沈宋 沈宋初唐诗人沈佺期和宋之问的并称。《新唐书·宋之问传》云:“魏建安后讫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之问、沈佺期,又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二人皆为宫廷诗人,所作多应制诗,语言绮靡,内容贫乏。贬谪流放后写过一些富有情韵,气势流畅的优秀之作。“沈宋”律诗粘对精切,格律严谨,为确定五律、七律的声韵骈对规律作出了重要贡献,是标志着律诗定型的代表诗人。唐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序》曰:“沈宋之流,研练精切,稳顺声势,谓之为律诗。由是而后,文体之变极焉。”清赵翼《瓯北诗话》卷一二“七言律”曰:“至唐沈、宋诸人,益讲求声病,于是五七律遂成一定格式”。 ☚ 方外十友 沈宋体 ☛ 沈宋 历千余岁至沈詹事、宋员外,始财成六律,彰施五色,使言之而中伦,歌之而成声,缘情绮靡之功,至是乃备。 沈宋裁辞矜变律,王杨落笔得良朋。当时自谓宗师妙,今日唯观对属能。 (沈)佺期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与宋之问齐名,时人称为“沈宋”。 魏建安后迄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之问、沈佺期,又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语曰:“苏李居前,沈宋比肩”,谓苏武、李陵也。 僧皎然云:“沈、宋为有唐律诗之龟鉴也,情多兴远,语丽为多,真射雕手; 假使曹、刘降格而为之,吾未知其孰胜也。 沈詹事七言律,高华胜于宋员外。宋虽微少,亦见一斑,歌行觉自陟健。 五言至沈、宋,始可称律。律为音律、法律,天下无严于是者,知虚实平仄不得任情而度,明矣。二君正是敌手。排律用韵稳妥,事不旁引,情无牵合,当为最胜。摩诘似之,而才小不逮。少陵强力宏蓄,开合排荡,然不无利钝。余子纷纷,未易悉数也。 沈、宋俊轻,其诗清绮。 孟、韦之清旷,沈、宋之工丽,不相入而各撮其胜。 沈七言律,高华胜宋; 宋五言排律,精硕过沈。 沈、宋本自并驱,然沈视宋稍偏枯,宋视沈较缜密。沈制作亦不如宋之繁富。沈排律工者不过三数篇,宋则遍集中无不工者,且篇篇平正典重,赡丽精严,初学入门,所当熟习。右丞韵度过之,而典重不如; 少陵闳大有加,而精严略逊。 七言律诗,五言八句之变也,唐初始专此体。沈、宋精巧相尚,然六朝余气犹存。 沈、宋工力悉敌,确是对手。其高妙不及射洪,遒密不及必简,然闲情别绪,句剪字裁,已极文人之致。若沈虽沉切处时有轩豁,宋虽显露处更觉粘滞,此则两人心地中事也。 声病兴而诗有町畦,然古今体之分,成于沈、宋。 沈、宋律句匀整,格自不高。杼山目以“射雕手”,当指字句精巧胜人耳。 沈、宋应制诸作,精丽不待言,而尤在运以流宕之气。此元自六朝风度变来,所以非后来试帖所能几及也。 沈宋唐诗人沈佺期、宋之问的并称。二人诗歌以格律精工著称,他们的五、七言近体诗标志着律体的定型。 沈宋shen songShen and Song(poets Shen Quanqi and Song Zhiwen of the Tang Dynasty)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