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汪伯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汪伯彦1069—1141宋大臣。字廷俊,徽州祁门(今属安徽)人。举进士,徽宗末年任虞部郎官。靖康初(1126年)直龙图阁,知相州。康王(高宗)出使金至磁州(治今河北磁县),他恭迎至相州,不久康王开大元帅府,他任副将,迁集英殿修撰。建炎元年(1127年)高宗即位后,知枢密院事,不久拜右相,与黄潜善同执国政。他专权自恣,主张迁都扬州,不作战备。建炎三年(1129年)扬州失守,御史谏官以至内侍宦官皆上书弹劾,他被罢相,出知洪州,继被逐至永州。后又被起复知池州、广州、宣州等地。高宗仍怀念他,他将所著《中兴日历》五卷献上,被任为检校太傅、保信军节度使。十年后病卒。 汪伯彦 汪伯彦号少华,浙江人。山东右参议。同上宋乔年结豪请六黄太尉时在场(第六十五回)。他与安忱、雷启元曾来西门庆宅拜访西门庆,欲借其宅宴请浙江杭州知府赵霆,贺赵新升大理寺丞(第七十七回)。按:宋臣汪伯彦,祁门人,进士及第,高宗时擢右仆射,专权自恣,不能有所经画,寻劾罢,后又拜为检校少傅,保信军节度使。《宋史》卷四七三有传。 ☚ 冯廷鹄 赵讷 ☛ 汪伯彦 汪伯彦1071~1141字廷俊。宋崇宁二年(1103)进士。靖康改元,上《河北边防十策》,授龙图阁直学士,知相州。康王赵构使金议和,行至磁州,伯彦察知金人不怀好意,火速报康王,率兵迎归相州。不久,被任命为兵马大元帅府副帅。又奏升为集英殿修撰。金兵南下,迫近汴京,汪伯彦反对宗泽出战。汴京陷落,金人主张邦昌为傀儡皇帝,汪伯彦授显谟阁待制,升元帅,进直学士。翌年五月,康王即位,擢为同知枢密院事,晋知枢密院事,拜右仆射。后被劾罢相,改观文殿大学士,知洪州。又改提举崇福宫。旋以扬州失陷免职,居永州。绍兴元年(1131)复职,知池州、江东安抚使。四年,被劾罢职。九年,起知宣州。后献新著《中兴日历》,拜检校少傅、保信军节度使。十年致仕,归居祁门。著有《春秋大义》10卷、《表章、奏议、杂文》等数十卷。 ☚ 王舜举 子珣 ☛ 汪伯彦1069—1141南宋大臣。字廷俊。祁门 (今属安徽) 人。举进士。北宋末年,知相州,赵构至河北,他率兵保护,遂受信任。赵构即位后,任知枢密院事,进右仆射,与黄潜善同居相位,专权自恣,主谋南迁扬州,不作战守之计。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扬州失守被劾罢职。后又起用知池州、宣州,以献所著《中兴日历》,升至检校少傅、保胜军节度使。 汪伯彦1069—1141字廷俊。宋徽州祁门(今属安徽)人。登进士第。靖康初,应召献河北边防十策,直龙图阁知相州。康王赵构使金至磁州,部兵迎于河上。赵构视为知遇。高宗(赵构)即位,擢知枢密院事,拜右相。与黄潜善排斥李纲,反对抗金,杀太学生陈东及欧阳澈等上书人。朝野为之切齿。高宗迫于舆论压力,免其官。后知宣州,过阙,献所著《中兴日历》。官至拜检校少傅、保信军节度使。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