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液见《素问·移精变气论》等篇,即汤剂。把药物加水煎成,去渣,取汁内服。汤液吸收较快,易于发挥作用,常用于新病急病。《圣济经》: “汤液主治,本乎腠理,凡涤除邪气者,用汤为宜,伤寒之治,多先用汤者以此。” 汤液汤剂之古称。 汤液 汤液中药剂型名词。 ❶指清酒,语出《素问·汤液醪醴论》。 ❷指汤剂,系指把中草药加水煎成汤,去渣,取汁内服。汤较其他剂型吸收快,易于发挥作用,古代多用于新病和急病。现代病人求治中医所抓的汤药,即属汤液,一般用砂锅煎煮,去渣取汁内服。 ☚ 剂 煎 ☛ 汤液湯液tāng yè中药汤剂。《素问·移精变气论》:“病形已成,乃欲微针治其外,汤液治其内。” 汤液 汤液指用药物加水煎煮、取汁饮服的汤剂。《素问》有“汤液醪醴论”。《汉书·艺文志》有《汤液经法》32卷。《甲乙经·序》记载:伊尹精于本草药性。传说他首创“汤液”,记撰汤液数十卷,开创中药汤剂之先例。 ☚ 江涛声 安传 ☛ 汤液shāngyè汤剂。药物加水煎成, 去渣,取汁内服。汤液吸收较快, 易于发挥作用,常用于新病、急病。《圣济经》: “汤液主治,本乎腠理, 凡涤除邪气者, 用汤为宜, 伤寒之治, 多先用汤者以此。” 汤液tāng yèdecoction; herb brot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