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汤恩伯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汤恩伯1898,一说1899—1959

浙江武义人
曾任南京卫戍总司令,第一绥靖区司令官,衢州绥靖公署主任,京沪杭警备总司令等职。上海解放前夕去台湾。
原名:克勤

汤恩伯1898—1959

浙江金华人。早年留学日本士官学校。北伐战争时期,在国民革命军任职,投靠蒋介石,为其嫡系。抗日战争时期,曾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和豫鲁苏皖边区总司令等职,率部驻守河南,对辖区人民大肆劫掠、拘禁、残害,造成骇人听闻的“无人区”。1944年日本侵略军进犯河南时,汤率部溃逃,酿成中原大溃退的惨局。旋被调往西南,任第三方面军总司令。抗日战争胜利后,奉派率部抢占上海、江苏地区。后任南京卫戍总司令、第一绥靖区司令官等职。1949年任京沪杭警备总司令,在上海等地镇压爱国民主运动,箝制社会进步舆论,同年3月,曾禁止香港等地出版的一百八十五种报刊销售。率部依托长江天险,妄图阻挡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江、浙相继解放后,率部在上海负隅顽抗。是年5月,所部被歼,逃往台湾。1959年于日本病死。

汤恩伯

汤恩伯先生纪念集 汤故上将恩伯逝世十周年纪念筹备委员会
编印1964年版
汤恩伯将军访问记
奉行以德报怨国策的汤恩伯
易君左
吴相湘
和平日报1946年6月11日
*传记文学1965年7卷2期,*民国政治人
物第2集第197页
汤恩伯将军与我周遵时*春秋1966年4卷6期

记汤恩伯将军
汤恩伯与陈仪
汤恩伯将军轶事
汤恩伯(1899—1954)
李永久
刘道平
吴锡钧
张玉法
*古今谈1966年16期
*传记文学1967年10卷3期
*浙江月刊1968年1卷3期
*传记文学1975年26卷1期,*民国人物
小传第2册第200页
汤恩伯的一生(上、中、下)
名满天下、谤满天下的汤恩伯——汤故上将恩
伯三十年代大事述评
孙运开
周自强
*中外杂志1978年24卷4—6期
*自由谈1979年30卷4期
汤恩伯与上海保卫战(上、下)
我所认识的汤恩伯将军(上、下)
我与汤恩伯一段不寻常的渊源
汤恩伯与保卫大上海之战
三个学生出卖三个老师(熊式辉出卖蒋尊簋、刘
文岛出卖蒋方震、汤恩伯出卖陈仪)
郑远钊
秦维藩
周遵时
马戎生
章培
*中外杂志1979年26卷5、6期
*新万象1979年37、38期
*艺文志1980年177期
*艺文志1981年184期
文史通讯1982年5、6期
汤恩伯将军二三事
汤恩伯的生平
汤恩伯的功过
汤恩伯英雄末路
汤恩伯
谢灏龄
汪治平
姜寿臣
冯夷
(美)包华德主编
沈自敏译
*中外杂志1984年36卷1期
*中外杂志1984年35卷6期
*中外杂志1984年36卷6期
*中外杂志1985年37卷3期
中华民国史丛稿译稿·民国名人传记辞典
第10分册第58页
汤恩伯(1898—1959) 中共党史事件人物录第541页
汤恩伯(1898—1959)
汤恩伯将军
汤恩伯
汤恩伯
张敏孝
枕江
傅润华
中国民主革命时期人物简介第122页
中国名将录第1辑第98页
中国当代名人传第203页
*民国百人传第3册第307页
“中原王”汤恩伯
关于汤恩伯在日本留学的情况
汤恩伯(1899—1954)
关于汤恩伯
汤恩伯不是金华人
蒋鼎文与汤恩伯的一场争吵
汤恩伯
文登
徐波人
戴晋新
吴绍周
柳荫
陶仙舟
全国文史资料选辑第32辑第179页
全国文史资料选辑第43辑第280页
*环华百科全书第5册第346页
河南文史资料第3辑第33页
河南文史资料第11辑第194页
河南文史资料第13辑第65页
*革命人物志第17集第261页
汤恩伯
我所知道的汤恩伯
我所知道的汤恩伯
魏桥等
诸葛容
宋涛
浙江人物简志(下)第241页
浙江文史资料选辑第16辑第190页
湖南文史资料第3辑第122页

汤恩伯

十种辞书工具书民国人物生卒年订补(41)汤恩
伯应改标为(1900—1954)
王学庄近代史研究1986年3期
汤恩伯与“京沪之战”
遗恨失吞吴——陈仪策反汤恩伯始末记
“中原王”汤恩伯
汤恩伯出卖恩师
汤恩伯与台儿庄战役
汤恩伯(1899—1954)
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恩伯
丢失天堑后的原京沪杭“警总”汤恩伯
败亡后的京沪杭“警总”汤恩伯
汤恩伯(1899—1954)
汤恩伯(1898—1959)
汤恩伯(1899—1954)
病死日本——汤恩伯晚年之谜
徐 矛
管 见
徐利剑
陆茂清等
林治波
姜廷玉等编著
杨申强
完颜绍元
完颜绍元
徐珌鸿
马洪武等编写
廖盖隆等主编
何虎生 潘明忠
民国春秋1989年2期
中华英烈1989年3期
名人传记1990年7期
上海滩1990年9期
文史哲1999年4期
台湾三百军事人物第81页
旧上海风云人物(二集)第416页
民国军政要人归宿第315页
民国军界名流归宿第194页
民国高级将领列传(三)第146页
抗日战争事件人物录第520页
现代中国政界要人传略大全第236页
金陵秋梦——国民党四十三位首要战犯归

  宿之谜(下)第584页
汤恩伯(1899—1954)
“中原王”汤恩伯
陈予欢编著
田毅鹏
黄埔军校将帅录第908页
蒋介石的文臣武将第263页

汤恩伯1898—1959

浙江金华人。抗战时曾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豫鲁苏皖边区总司令。后曾任南京卫戍总司令、京沪杭警备总司令。1949年去台湾。

汤恩伯1899~1954

国民党军将领。名克勤,字恩伯。浙江金华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回国后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大队长、教育处副处长,深得蒋介石赏识。1929年起,历任旅、师、军长等职,率部“围剿”红军。1937年卢沟桥抗战爆发后,任第20军团军团长、第2集团军总司令、第1战区副司令长官、黔桂湘边区总司令。1945年任第三方面军司令官,指挥所部收复柳州、桂林等重镇。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徐州绥靖公署副主任、陆军中将特加上将衔、首都(南京)卫戍司令、陆军副总司令、衢州绥靖公署主任,积极参加内战。1949年1月,任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指挥所部在淞沪地区顽抗。5月,所部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歼灭。后去台湾,任“总统府”战略顾问、驻日本军事代表团团长等职。

汤恩伯1898—1954

名克勤,字恩伯。浙江金华人。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926年回国后投靠蒋介石,并成为亲信。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参谋、作战科长,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后历任陆海空军总司令部参谋、教导旅旅长、第八十九师师长、粤闽赣湘鄂“剿匪”第十纵队指挥官兼陆军第四师师长,参与镇压福建事变和对中央根据地的第五次军事“围剿”。1935年任第十三军军长。抗日战争时期,任第二十军团军团长、第一战区第一集团军总司令、第三十一集团军总司令、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豫鲁苏皖边区总司令。曾率部参加台儿庄战役和宜枣会战。抗战胜利后,奉命抢占沪宁地区,任京沪卫戍司令、第一绥靖区司令官、南京卫戍司令官兼陆军副总司令等职。1949年初任京沪杭警备总司令兼政务委员会主任委员,掌管长江下游防线和东南富庶之区。任内,要挟李宗仁,坚持反共反人民的立场。向蒋介石出卖曾规劝他深明大义、举旗反正的恩师陈仪,致使陈于1949年2月遭蒋杀害。在所部被人民解放军歼灭后,于同年10月率部败逃金门,月底去台湾,任“东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为陈诚副手。后任台湾国民党当局“总统府”战略顾问,驻日军事代表团团长等职。1954年6月在日本东京病逝。

汤恩伯1898—1954

浙江金华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1926年投靠蒋介石,成为蒋的亲信。抗日战争期间,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豫鲁苏皖边区总司令等职,驻守河南,推行反动政策,制造骇人听闻的“无人区”。1944年日军进攻河南时,汤闻风逃走,是中原大溃退的祸首。国民党政府垮台后,逃离大陆。1954年死于日本。

汤恩伯

汤恩伯

原名克勤,浙江武义汤村镇人。生于1899年9月19日。1916年入金华省立第七中学,后转入私立杭州体育专科学校。1920年去广东入援闽浙军讲武堂,后入浙军(皖系)中任排长,孙传芳进入浙江后,去日本,初入陆军士官学校未成,1922年3月入明治大学法科。1924年回国后得陈仪的推荐和资助再去日本,入士官学校第十八期炮兵科学习。后被陈仪推荐给蒋介石,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参谋,随军北伐。后任陆军第一师学兵连连长。1928年底任南京中央陆军学校军事教官,后任军校第六期学生大队长、教育处副处长、军官团副团长。1930年任中央军校教导第二师第一旅旅长。同年率部参加中原大战,升任第四师副师长兼第十旅旅长。1931年4月参加对红军的第二次“围剿”,12月升任第二师师长。1932年任第八十九师师长,率部参加对鄂豫皖苏区的红军进行“清剿”,并提升为第十纵队指挥官。1933年福建事变后,率第十纵队指挥官参与镇压第十九路军,接着参加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1934年率部攻克瑞金。1935年9月30日任第十三军军长,4月8日任中将。不久即赴陕北 “围剿”红军。1936年任陕北 “剿共”善后办事处主任。后驻军内蒙集宁,协助傅作义赶走叛乱之德王(蒙古王公),收复百灵庙。抗日战争开始时,率部驻防南口。1937年8月任第二战区前敌总指挥,作战失败后南撤。10月16日任第二十军团军团长。1938年春第二十军团参加台儿庄战役。5月率部撤至归德,任第一兵团司令,6月8日改任第三十一集团军总司令,负责保卫郑州以南的铁路沿线地区。武汉会战时率部参加外围作战。1939年指挥随枣会战。1940年任鲁苏豫皖四省边区总司令。1941年兼任该边区军政分会主任。1942年1月14日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1944年4月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汤部溃败,使日军得以长驱而下。12月任黔桂湘边区总司令。1945年3月5日任中国陆军第三方面军总司令,5月率部进入广西,与张发奎合力收复桂林。后任第一绥靖区司令官,去上海主持宁沪地区的日军投降仪式。10月在上海负责遣返日本士兵和侨民。12月任徐州绥靖公署副主任。1946年2月15日加上将衔。1947年3月任第一兵团司令。5月任首都 (南京) 卫戍总司令。6月29日任陆军副总司令兼南京警备司令。1947年5月其部整编第七十四师在山东被歼后引咎辞职。7月复原职,并受命代理陆军总司令。1948年8月5日降职特派为浙江衢州绥靖公署主任。1949年1月18日任京沪杭警备总司令兼政务委员会主任委员,掌管长江下游防线。1949年4月长江防线被突破后,率部南撤。8月到厦门接替朱绍良任福建省政府主席,兼厦门警备司令,指挥厦门作战。10月撤退到金门,月底去台湾,任“东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1950年任台湾当局“总统府”战略顾问、驻日本军事代表团团长。1954年5月去日本治疗胃病,6月29日病逝。军阶陆军中将加上将衔。曾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著有 《南口血战记》。

☚ 汤垚   汤惠荪 ☛
0000299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3: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