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江神子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江神子

江神子

即《江城子》。宋晁补之有词名《江神子》,见《晁氏琴趣外篇》。

☚ 江亭怨   江梅引 ☛

江神子

送友人之兰州

爱君豪性敌元龙。论生风,气如虹。曾识天狼,争挽铁胎弓。人笑书生能杀贼,非侠客,实英雄。

而今身世等飞蓬。任浮踪,转西东。憔悴青衫,客路忽相逢。长揖向余何处去? 将访道,入崆峒。

这是一首赠别词。上片写对友人的赞美。首句以一“爱”字领起,直贯全篇,突出地表现了对友人的感情。“豪性”点出可爱之处,同时也是对友人性格类型的介绍,大约二人正以此相投、相契。“元龙”为东汉末陈登字,史称其深沉有大略,博览载籍,雅有文艺。历仕广陵、东城太守,以平吕布功封伏波将军。一次,刘表与刘备共论天下士,座中许汜曾有“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的评语。这里以为友人之豪性足可“敌元龙”,其褒挹之意甚明。以下对其豪性作具体说明: 一是“论生风,气如虹”; 二是“曾识天狼,争挽铁胎弓”; 既有胆又有识,亦能文亦能武。《楚辞》屈原《九歌·东君》:“举长矢兮射天狼。”王逸注: “天狼,星名,以喻贪残。”“铁胎弓”,弓之一种,以铁附于弓背之内,使其坚劲。弓是劲弓,又着一“争挽”修饰,其勇武之姿顿时跃然纸上。最后以“人笑”三句归纳这两层意思,说明人以书生侠客目之,我则以真英雄看待,将其爱友、敬友、赞友之意发挥得淋漓尽致。

过片以“而今”承上启下,转入对现状的叙写。先以“身世”三句总说,说明其友人目前身世飘零,无依无靠,就象随风旋转的蓬草。一个“任”字,写出其身不由己之态。曹植《吁嗟篇》: “吁嗟此转蓬,居世何独然! 长去本根逝,宿夜无休闲。……当南而更北,谓东而反西。”可为此作一注脚。“憔悴”二句,回笔写相逢时情状。友人身着青衫,面容憔悴,与昔日风采相比,竟然判若两人! 作者于“客路”中“忽”睹此情形,其惊愕莫名之状不难想见,而详叙别情、探知就里自也势在必然。但作者对这些皆略而不言,径以“长揖”三句,交待友人下步去向。“崆峒”,山名,亦作“空桐”,传说黄帝曾至此。《史记·五帝本纪 》 :“(黄帝)西至于空桐。” 《集解》引韦昭曰:“在陇右。”友人去兰州,原来是想远遁深山,超绝尘寰!作者于此虽只平平叙出,但笔底波涛激荡之声似隐约可闻,其所包含的酸楚之意、叹惋之情,尽可由读者去想象、去体味。英雄末路,令人同情,而人生坎坷、社会不平也由此得到了明白昭示。

词的上片追忆往昔,下片表现“而今”,既历落分明,又形成鲜明对比,强化了表现效果。写友人昔日之豪性,今日之憔悴,着墨不多而能栩栩如生,历历如见。通篇一气呵成,气势流贯,亦颇给人以 “论生风,气如虹”的感觉。作者性情骏迈,为词又曾一度趋向辛(稼轩)、刘(过),其给予创作的作用之迹,均不难从此词中寻觅。


古代爱情诗词《》江神子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 可可诗词网

江神子

 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飏残红。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夕阳楼外晚烟笼。粉香融。淡眉峰。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
 词是一种最适于传达心曲的文学形式,所以词所表现的爱情要比诗来得细腻、委婉、动人。宋代词人谢逸的《江神子》将相思时的淡淡哀怨表现得生动极了。
 全词写的是词人在外出途中见景怀人的心理状态。上片首句点明,他来到盛产美酒的杏花村:“杏花村馆酒旗风”,飘飘酒旗在望,自然醇醇酒香扑鼻了! 一道河水绕门而过,“溶溶”形容那水潺潺流去,而落花柳絮却在晴空中织成一面愁网,撩人心绪。渡口无人,只有小舟横于绿荫之下,显得那么寂静,令人沉思。这几句,抓住暮春初夏景物的特点,描绘出一幅中原水村图。也许是酒香的诱发? 也许是残红的挑逗?也许是柳荫舟横的启示? 总之,此时此景让词人想到了一个人! 这人远在江南。如果她在身边,一同执盏对饮,一同观赏漫天飞花,一同漫步水边浓荫之中,该是何等惬意! 于是,他遥望南天,可扑入眼帘的却是青草连绵,直接天边! 这密密的草,这深深的绿,使词人多么怅望,多么失望! 因为这数不清的草正表示距离那人有走不尽的路啊!
 现实有缺欠,词人便进入回忆的世界去陶醉。在词人的心幕上,出现了这样的一个镜头:青楼对着西天的落霞,大地升起灰色的暮霭,就在这华灯初上之时,她,来了! 带着令人销魂的幽香来了,淡描着弯弯的双眉来了! 在如画的景色(“画屏”一词可有二解:一为绘画雕刻的屏风,一为如画屏一样美的风景。)之中,与如此素净优雅的美人相识,真是人生一大乐事。可如今,时隔一年,人分两地,中间有万里关山,一切都变了! 她在哪里? 作者这样的思念着,朗朗的月辉悄然洒满人间。“千里外,素光同。”今夜月色大好;月好,通常也意味着人好。作者似乎在问:今晚相思之人为什么不能象天上的明月那样团圆呢? 结尾写的是景,然而画出的却是作者那哀怨的心态。
 老实说,词中这位“粉香融,淡眉峰”的女人是何人? 他们是如何相恋的?他为什么离她而去?这一系列问题词全未交待。这正是词不同于文之处。文需要把事情交待清楚让人明白,而诗词却要以情打动人。因此,词不必在这些关节上浪费笔墨,只要形象表现出刻骨铭心的瞬间心理活动即可。词人正是这样做的。他着力表现的是他那缠绵悱恻之情怀,而不是事情的本身。值得指出的,这情怀不是抽象的说破,而是借助于景物一层层透露出来。那“水溶溶,飏残红”的流水落花之景,表示春色顷刻即消,怎不令人怀恋? 舟中无人,可游子又将上路,前程何其寂寞! 人在天边,纤草无涯,相见遥遥! 这种种景,正是作者隐隐心曲的外化。读者正是通过这些美景,去体味内中的情,捕捉作者的心态,从而满足艺术上的享受。如果说中国古代诗词的表现手法有什么特点的话,我认为最主要的便是寓情于景。在爱情诗词中,爱之情总是着上景的倩装亮相,须知,在中国人的欣赏习惯上,裸露的爱情可不象裸体的维纳斯那样美!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1:1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