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江淮之蜂蟹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江淮之蜂蟹

 淮北蜂毒,尾能杀人; 江南蟹雄,螯堪敌虎。然取蜂儿者不论斗,而捕蟹者未闻血指也。
 蜂窟于土或木、石。人踪迹得其处,则夜持烈炬临之,蜂空群赴焰,尽殪。然后连房刳取(11)。蟹处(12)蒲苇间。一灯水浒(13),莫不郭索(14)而来,悉可俯拾。
 惟知趋炎(15),而不能安其所(16),其殒(17)也固宜(18)

 

(《齐东野语》)


 注释 ①螯(ao)——螃蟹的前面第一对脚,形状象钳子,能开合,用来取食和自卫。②蜂儿——蜂的幼虫,即蜂蛹,可作食品。③不论斗(dou)——谓取蜂儿者无须与毒蜂冲突交锋。④血指——伤指。⑤窟——筑巢。⑥踪迹——跟踪。⑦烈炬——光焰很猛的火把。⑧临之——到达蜂巢所在之地。⑨空群赴焰——倾巢而出,扑入火焰。⑩尽殪(yi)——全部死去。(11)连房刳(ku)取——连蜂房带蜂蛹一起割取下来。蜂房可入药。(12)处(chu)——居住。(13)一灯水浒——在水边点一盏灯。(14)郭索——急竞
 爬行的样子。(15)趋炎——向有火光的地方跑。(16)所——处所,此指蜂蟹应当住的地方。(17)殒(yun)——死亡。(18)固宜——本当这样。
 赏析 这是一篇寓言性质的杂文。借淮北蜂与江南蟹的故事,对社会上趋炎附势者们进行了无情的讽刺和嘲笑。语言辛辣,形象鲜明,对社会人生有较强的启迪作用。
 文章一开始,就以异常夸张的语言,描绘出蜂与蟹的特异毒性和本领: “淮北蜂毒,尾能杀人;江南蟹雄,螯堪敌虎。”一能杀人,一能“敌虎”,可谓技在人上,本领高强。如此说来,无疑可横行天下而无敌了;其威名亦应令人怵然而惊、闻风丧胆了。然而事实上“取蜂儿者不论斗,而捕蟹者未闻血指也”,它们竟被能为蜂毒所杀,被猛虎吞嚼的人毫不费力、不伤毛发地轻易焚杀和捕捉。第一段,以“然”字作关联,前面极写其凶、其能,不可一世;后面极写挫败之易、之惨,下场极其可悲。前后对比鲜明,反差极其强烈。文情上的这种迅速转折,造成强烈的震撼力量,一下子就紧紧吸引住了读者。
 第二段补叙人们取蜂儿捕螃蟹的过程。蜂筑巢于土丘、木石,人追其踪迹于筑巢处,夜以烈焰焚蜂房,蜂倾巢而出,扑入火焰,结果蜂皆丧命,连蜂房蜂儿都被割下取走。蟹居水中蒲苇间,入夜,人置灯水边,蟹即争先恐后爬出,被人俯拾而去。这段蜂蟹轻易被人灭取的描述告诉人们,蜂蟹趋光趋火的本性使之丧命。并引出下面的议论:
 “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也固宜”,是说只知道向着有
 火光的地方跑,而不能安其所,那么,它们的灭亡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议论语涉双关,既是紧扣上文,对蜂蟹殒身进行评论,又很鲜明地对社会上趋炎附势者进行了影射和诅咒,指出此等势利小人绝没有好下场!
 蜂蟹趋光,这本是动物本能,是自然现象,人们利用蜂蟹习性来捕而取之,这也与道德品质无涉,而作者却能从中发挥联想,深刻思索,表示自己对趋炎附势这一现象的认识和态度,这就是寓言性杂文特具和常用的手法之一。
 这篇文章不足百字,文虽短却写得意气洋洋,一波三折,引人入胜。作者不仅寓理于事,善于讲理,而且还描摹出鲜明意象和气氛。象蜂的“空群趋焰”,蟹的“莫不郭索而来”,不正是社会上趋炎附势者熙熙攘攘,奔趋竞进形象的写照吗?而其“尽殪”与“悉可俯拾”,不又正是卖身投靠者在树倒猢狲散时的可悲下场吗?而这些,都使后面的议论显得更加情理可信。
 就本文的主旨论,虽然主要是对趋炎附势者的传神写照和无情嘲弄,但如果我们说它是为那些因贪小利而落入圈套罗网者所勾勒的漫画,不也是很贴切的么?——这就是杂文形象具备的联想力量。

《江淮之蜂蟹》原文、注释和解析 - 可可诗词网

《江淮之蜂蟹》

宋·姚熔1

淮北蜂毒,尾能杀人2;江南蟹雄3,螯堪敌虎4。然取蜂儿者不论斗5,而捕蟹者未闻血指也6

蜂窟于土或木、石7,人踪迹得其处8,则夜持烈炬临之9,蜂空群赴焰,尽殪10。然后连房刳取11。蟹处蒲苇间,一灯水浒12,莫不郭索而来13,悉可俯拾。

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也固宜14

1姚熔(生卒年不详):南宋人,一生潦倒,著述多散佚,仅少数被周密收入《齐东野语》。2尾:指蜂尾螫人的毒针。3雄:厉害。4螯:蟹的第一对足,形如钳。5蜂儿:蜂蛹,此物可食。不论斗:不须争斗。6血指:手指流血。7窟:建巢。8踪迹:跟踪其形迹。9烈炬:燃烧极旺的火把。10殪(yi):死。11房:指蜂巢。刳(ku)取:割取。12水浒:水边。13郭索:蟹爬行的样子。14殒:死亡。

【析点】 这篇短文似乎在讲述这样一个道理:尽管“淮北蜂毒,尾能杀人”;“江南蟹雄,螯堪敌虎”,但只要人们掌握了它们的生活习性,活动规律,避开其强项——“尾”“螯”,抓住其弱点——“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便能“取蜂儿”而“不论斗”,“捕蟹”而“不血指”,但作者真正的用意在于:由蜂蟹的“趋炎”殒命,寓意鲜明地告诫那些不安分的趋炎附势之徒,指出他们决无好下场,“其殒也固宜”,等待他们的也必然是死路一条。

作者深悉江淮蜂蟹之性,又深谙捕蜂蟹之术,随感起兴而成此寓理散文。其事,富生活意趣;其理,颇精辟警策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