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江楼感旧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江楼感旧 江楼感旧唐诗篇名。七绝。赵嘏作。见《全唐诗》卷五五○。题又作《江楼旧感》、《江楼感怀》、《江楼书感》。此诗即景怀人:“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处? 风景依稀似去年。”全诗抒写由江楼望月引起的风景依旧、人事全非的感慨。笔墨轻灵,情味隽永,在风华流美中饶有俊逸淡雅之致。“月光如水水如天”一句,运用叠字回环的技巧和比喻的手法,把月光、水色、天穹三者融成一体,构成银辉泻地、江心抱月、水天相接的明丽图景,为脍炙人口的名句。 ☚ 贾生 官仓鼠 ☛ 《江楼感旧》《江楼感旧》
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①,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②。 【注释】 ①思:情思。渺(miao秒)然:辽阔深远的样子。②依稀:仿佛。 【诗大意】 独自一人登上江楼,面对这清明如水的月光和水天一色的夜空,禁不住万种情思涌上心头。良辰美景恍若去年一般,昔日一同赏月的人啊,今天又在何方? 【赏析】 这是一首望月怀人的七言绝句。全诗文字朴素,意蕴丰富,在清雅隽永中蕴含着无穷的余味。仅28个字,便写尽一腔思友念旧的挚情,既含蓄又洗练,堪称浑然天成之作。 前两句着力于写实景,景中融情。诗人以“独”字起句,一上来就给人一种直接、突兀之感,可谓先声夺人。“独”字又贯通全篇,以下种种情思均源起于此,故而一字重千钧。在一个清凉、幽静的月夜,诗人为孤独、寂寞的心驱使,触自登上江边的小楼。凭楼远望,银白的月光,粼粼的水波,晴朗的夜空,浑然融为一体,浩茫迷濛,辽阔无垠。好一幅月撒清辉笼江水、水映玉盘耀金波的奇观美景! 好一片月水相融、水天相接的清幽境界! 诗人本来是带着孤独惆怅的心情登楼的,凭楼远望后视野顿然开阔。于是,浩渺之景触发滚滚之情,不禁绵绵思绪缕缕来,诗人的主观之情与客观之景互相交织,合而为一了。“思渺然”三字,在特定的情景中展示出诗人心为景动的微妙心理,表现出诗人沉思冥想的生动情态。前面这两句,写来流转自然,有水到渠成之势。“江楼”的 “江” 字,与下句的 “水如天” 又暗中相连,在此看似不着力处亦藏有一番匠心。“如” 和 “水” 出现两次,虽重复,却不累赘,反而形成一种回环往复的韵味,算是真正做到了化平凡为神奇。 后两句意在抒情,情中又包含着虚景。面对辽阔邈远的自然美景,诗人遐想联翩,思友念旧之情油然而生,不禁从心底发出深沉的感叹:“同来望月人何处?”一下子便将流荡如水的情怀全部集中到思友的主旨上来。虽然风景依旧,和去年没有什么变化,但去年有友人并肩赏月,今年却只能独上江楼,此景此境,同中有异,异中见同,就在这异同的差别对比中,系念友人之情被表现得深挚微妙。三、四句的“月”与“景”,不仅在眼见的今日实景中暗隐着记忆中的昔日虚景,而且又以实景与一、二句的“月”、“水”相连,以虚景与一、二句的“月”、“水”相扣。在相连与相扣中,悄悄地将情思由今延伸至昔,同时也将眼前的景色之美升华为情感之美。经过这一番联想升腾,诗人以朴素的文字、蕴含淡远幽深的韵致,将一腔挚情平直无饰地表露出来。这挚情,如细水泛着微波,缓缓流进读者心田,奏出和谐共鸣的乐曲。第三句的“同来”与第一句的“独上”遥相呼应,可见作者细针密线,无一疏漏的遣词布局功夫。至于诗中表现的时间是春是夏,人物是男是女,则全留给读者自己去咀嚼回味和联想补充了。 江楼感旧赵 嘏
【原诗今译】
【鉴赏提示】 这是晚唐诗人赵嘏一首有名的七绝,用语朴素,格律谨严,浑然天成,情感动人。从诗题看,“感旧”,无非是思念往事,怀念故人。诗歌由今日回溯到“去年”,但是并没有明写登楼的季节,“去年” “同来玩月”的人是男是女?是专程到此,还是偶有公干;是模山范水,还是互诉衷肠?诗人今年再次登楼,是专为怀友而来,还是偶然又到……这些问题诗中未曾回答,似也不必回答。以少总多,言有尽而意无穷,这一切都由读者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去丰富、去想象。 首句“独上江楼思渺然”,一个“独”字就给人以凄凉冷寞之感。去年登斯楼,友人相作伴,今年重游,孑然一身,“独上江楼”形影相吊,心境为之“渺然”。诗人登楼看见了什么呢?视野之内“月光如水水如天”。宇宙空阔,水天无垠,月明如水,水映青天。环境的空旷冷落映照了自己情思浩茫的落寞心境,亦为之“渺然”。旧地重游,旧景重现,必然勾起对故人的眷恋,对往事的怀念。但是“同来玩月人何在,”设问引起情感上的波澜,而“往事不堪回首”,三为之“渺然”。旧地重来,景物有些变化,也还能引起欣赏上的快感,但是楼阁冷落风光依旧,“风景依稀似去年”,四为之“渺然”。如此身、心“渺然”,身边又没人可以倾诉,郁结心头,雪上加霜,“剪不断,理还乱”,五为之“渺然”。“渺然”者,茫然无际的忧愁伤感也。这大约是此诗的主观意脉,而“独”字,是忧伤的导火线。 《江楼感旧》能用简洁的文字,把典型景物和作者特定的心境结合起来,前呼后应,层层深入,情因景而生,感由遇而发,朴素淡远,自然流畅。第二句七字之内,连用两个“如”字,两个“水”字,这种叠字回环的技巧,把江南水乡月夜那种天光、月影、水色三者浑然一体的景色描绘得形象逼真,且与作者的心境相映照。末句中“依稀”二字,把眼前之景和去年之景联系起来,毫不生硬,有似电影中的“淡出淡入”法。这和诗人生活感受的深切,文字的娴熟工到是分不开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