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江口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江口县

江口县

江口县位于贵州东北部,东西长52公里,南北宽55公里,总面积1873平方公里。境内地貌以中低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西高东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植被茂盛,土地肥沃,适宜于农、林、牧及山区多种经营的发展。水稻、油茶单产居全省前茅,素有“黔东粮仓”之称,并被国家列为第二批电气化试点县之一。全县有汉、土家、苗、侗、仡佬、羌、回等18个民族。
境内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受季风影响明显,且垂直差异显著。春温多变,绵雨较多;夏温不高,光照充足;秋凉较晚,阴雨天多;冬季雪少,低温寡照。无霜期272天。年降水量1192毫米。年平均气温16.5℃。境内溪河较多,均属长江流域沅江水系,水能资源丰富。河长10公里以上及集雨面积20平方公里以上的溪河有25条,其中流域面积2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4条。水能理论蕴藏量18.41万千瓦,可开发量4.26万千瓦。生物资源繁多,农作物以水稻为主。油菜籽、花生、烤烟是江口县的主要经济作物。主要植被有暖性针叶林、温性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常绿落叶混交林、灌丛等9个类型,植被垂直差异显著。主要树种有627种,其中珙桐等17种被列为保护树种。其他植物有中草药1000多种,真菌300多种。动物有陆栖脊椎动物304种,其中兽类57种;有两栖动物34种,爬行动物46种,鸟类173种。全县有矿产20余种,矿点矿床90余处,其中大中型矿床8处。己探明的磷矿块岩储量4646万吨,石英砂储量35.78万吨,C+D级铁矿储量333万吨。已开采的矿产有磷块岩、石英砂、石灰石、金矿。
全县土特产有柠麻、杜仲、黄柏、栓皮、厚朴、麝香、蜂蜜、蛇干、天麻、木耳、五倍子、银花、麦冬等,特别是野生猕猴桃系列产品是地方名特产品。
旅游资源有雄峙于县境北部的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自明代以来就是佛教朝圣名山之一,具有雄、奇、峻、秀的特点,蕴藏着丰富的矿产、生物资源和独特的旅游资源,是世界同纬度地区森林生态保存、物种留存最好的地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加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组织。山中有属国家一、二级保护的珍稀动物金丝猴、华南虎、大鲵、红腹角雉、穿山甲、苏门羚、云豹、林麝、鸳鸯;珍稀植物有珙桐、贵州紫薇、香果树、银杏树等。著名风景点还有金顶古庙、天仙桥、金刀峡、万卷寺、承恩寺、圆通殿等古建筑群遗址,有太子石、凤凰山等风景区。瀑布群、冰瀑、佛光、蘑菇石、高山、杜鹃堪称自然景观“五绝”。与梵净山相匹配的旅游资源还有:“三星伴月”、“龙津洞”、“三狮拜象”、“省溪司峡谷”、王家山电站水库。距县城8公里的白水洞,为全国最长的洞穴,主洞长22.45公里,瀑布分4层飞泻而下,极为壮观。距县城15公里的黄鹄山岩溶峰丛,系黔东面积最大的典型喀斯特景观,可与湖南的张家界媲美。

☚ 台江县   印江县 ☛
江口县

江口县

位于贵州省东北部,沅江支流辰水上游。1913年设县。面积1 873平方公里。人口20万,少数民族占48.7%。县城双江镇,隶属铜仁地区。耕地24万亩,林地208万亩,草(坡)地31万亩。森林资源丰富,主要树种600多种,其中珙桐等为保护树种,花楠木著名。又是中草药宝库。有多种动物和鸟类在此繁衍。农业发达,是贵州省粮、油、猪、木材主要产区之一,曾获国务院授予“油菜生产先进县”,“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有“黔东粮仓”之称。为利用野生猕猴桃资源,建有猕猴桃罐头厂。县境北部梵净山有金丝猴,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加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组织。

☚ 德江县   思南县 ☛

江口县

县名。位于贵州东北部。境内有土家、苗等民族散居。唐代置辰水县,属充州。宋属沅州。元置省溪坝处军民长官司、后改为省溪坝场蛮夷长官司;又置提溪等处军民长官司、大万山苏葛办等处军民长官司,皆属思州安抚司。明洪武(1368—1398)初,置省溪、提溪、大万山3长官司,属思南宜慰司。永乐十二年(1414),废思州、思南两宣慰司,置铜仁府,3长官司皆属铜仁府。清光绪八年(1882),改大万山名省溪,移铜仁府治于原省溪司之江口。民国三年(1914),置江口县。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7:5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