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江华县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同治)江华县志湖南地方志。清刘华邦修,唐为煌纂。十二卷,首一卷。华邦有《(同治)桂东县志》已著录。为煌,湖南江华人。岁贡生。该县明万历至清雍正三修其志。是为四修,同治元年(1870)成书,记事止于七年,约十八万字。卷首载有江华县图、学宫图、八景总图等十一幅。正文有方域、建置、赋役、职官、学校、典祀、兵防、选举,人物、风土、艺文、杂撰十二门,含沿革、山川、古迹、田赋、名宦、风俗、土产、灾异等六十七目。其中山川目记沲山、阳华岩等八十余山、岩,沲水、洄溪等五十余川水。典祀详载各种祭典礼仪,并绘有乐舞、陈设祭器、乐器图等六幅。风俗列瑶、侗两目。对研究地理、民俗、文化等颇有参考价值。本志为清代最末一修。有同治九年(1870)刻本,台北《中国方志丛书》本。 江华县志❶九卷,杜渐修,费柏纂。杜渐,字无考,番禺 (今广东广州市)人,举人,曾任江华县知县。费柏,字公秀,大同乡人,嘉靖举人。《江华县志》明万历二年刻蓝印本。共九卷,为分:卷一,天文志,其子目曰星野、气候。卷二,地理志,其子目曰沿革、封疆、山川、物产、乡村、街市、津渡、坡圳、崖洞。卷三,人物志,其子目曰官制、官师、选举、明宦、乡贤、流寓、仙释、贞节。卷四,宫室志,其子目曰公署、杂署、营堡、庙宇、坛壝、铺舍、桥梁、亭榭、寺观。卷五,赋役志,其子目曰人民、土田、屯田、正赋、杂赋、正役、杂役。卷六,兵刑志,其子目曰城池、关隘、士卒、刑制。卷七,礼乐志,其子目曰祀典、公规、民俗、大成乐缺。卷八,文章志,其子目曰题咏、纪述。卷九,杂志,其子目曰形胜、古迹、灾异、寇盗。此志星野、气候,简略得体。其兵刑于士卒之名额驻地,军器之品类数目,并阵法、阵图,及刑法之刑制、狱具等,叙述极为详细,有裨史实,足资征信。其记述前令蔡光之政绩颇多,如立惠民药局以拯民疾苦等,皆卓然可称者。然此志已残佚,仅存第一卷至第六卷。 江华县志 (同治) 江华县志12卷,首1卷。清刘华邦修,唐为煌编纂。刘华邦,江西泰和人,同治四年 (1865) 进士,同治五年(1866) 任桂东知县,同治七年 (1868) 任江华知县,修有《桂东县志》。唐为煌,江华人,岁贡生。是志上承明、清诸旧志,以郑鼎勋 《 (雍正) 江华县志》 为底本,增续乾隆、嘉庆、咸丰、同治100余年史事。分方域、建置、赋役、职官、学校、祀典、兵防、选举、人物、风土、艺文、杂撰12门,约24万字。全书承袭前志,广录故实,事增文省,尚属佳篇。始修于同治八年 (1869),次年脱稿付梓。现存同治九年原刻本。 ☚ 祁阳县志 辰州府志 ☛ 江华县志 江华县志江华瑶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中国城市出版社1994年5月出版。精装16开本,95万字。该志如实、系统地记载湘南边陲江华县建置 (汉武帝元鼎六年,即公元前111年) 以来自然和社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突出民族特点,详尽地记述了少数民族人民反抗侵略、抵御外侮的卓著斗争史。突出了 “九山半水半分田” 的地方特色。时限上溯至事物的发端,下限1989年。并用记、传、图、表、录等体裁,图、表、录或集中排列,或穿插于相关章节之中; 设篇、章、节、目、子目五个层次。彩照附前,篇前设小序; 首设总述,纵述历史,概括全貌; 末设附录。立传人物以江华籍为主,客籍人物适当传之。 ☚ 新田县志 道县志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