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汝帖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汝帖

十二卷。宋王寀 (生卒年不详)辑。王寀,字辅道,敷阳(今江西德安)人。此帖成于宋大观三年(1110),卷前有《目录》一卷,卷后有作者自跋。其正文共十二卷,第一卷收夏、商、周三代金石文字;第 二卷为秦、汉以及三国时期书家墨迹;第三卷为晋南朝帝王书; 第四卷为魏晋人书; 第五卷为晋朝书家存迹;第六卷为二王书;第七卷为南朝人书;第八卷为晋、胡、北朝人书;第九卷为唐三朝皇帝、后妃书;第十卷为唐代前期之欧 虞、褚、薛等人书;第十一卷为唐代中后期之李、颜、韩、贺等人书;第十二卷为唐代的韩愈及五代十国人书。该帖收集古帖及碑字甚为丰富,但其中编辑错乱,文义皆不相关联,况且,宋代书帖法迹,后世见者日少,此帖却完好,故有人怀疑该帖为伪迹。但是,该帖除编辑上的谬陋外,上乘佳书也不少,摹刻又别具古致,其遒劲、淳厚更非后人所能及,故清代大书家王文治认为古今法帖中以粗漫传神的,当推《汝帖》。此评独具慧见,甚为精当。清顺治年间,有巡道范承祖,在原帖基础上,增刻说、记、诗、跋等,称十三、十四两卷,可惜不被后人承认,多不予拓取,故已失传,《汝帖》之原石亦日渐浸蚀失传。有宋石本。

汝帖

十二卷,目録一卷。北宋王寀刻。大觀三年(1109),王氏除河南汝州郡守,雜采皇頡以至郭忠恕書,刻石置于郡廨之坐歗堂。卷一為三代金石文字,卷二為秦、漢、三國書,卷三為兩晉、南朝帝王書,卷四為魏、晉人書,卷五為晉人書,卷六為二王書,卷七為南朝人書,卷八為北朝、胡、晉人書,卷九為唐帝王書,卷十與卷十一為唐人書,卷十二為唐、五代人書。計刻一百零九帖,其中取材于《閣帖》、《元祐秘閣續帖》、《絳帖》者不少,而集雜帖、古碑古刻之字,托名為某人書者亦多。黄伯思《汝州新刻諸帖辨》大加訾議,嘗屬集帖中之下乘。但有他帖所未刻者,故不得全否之。原石于明成化 (1465—1487)中,弃于馬厩,後經掘出,置于州之吏舍。清順治七年 (1650),巡道范承祖移置道署,且增刻十三、十四兩卷。有范氏及許文秀等論評《汝帖》之文及詩跋。道光二十二年 (1842),州牧白明義補刻剥落甚者八石,構室保存至今。關于此帖,歷來因其編輯謬誤而多貶論,但宋法帖原石存世者獨此帖,故為世尊重。參見本帖《帖目别表》。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