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汉魏六朝唐代文学论丛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汉魏六朝唐代文学论丛 汉魏六朝唐代文学论丛文学论著。今人王运熙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本书收录作者三十篇论文,多数作于1966年以前。先唐文学研究论文凡十篇:《略论乐府诗的曲名本事与思想内容的关系》、《乐府民歌和作家作品的关系》、《论建安文学的新面貌》、《蔡琰与胡笳十八拍》、《吴声西曲中的扬州》、《陶渊明田园诗的内容局限及其历史原因》、《陶渊明诗歌的语言特色和当时诗风的关系》、《钟嵘诗品陶诗源于应璩解》、《范晔后汉书的序和论》、《孔稚珪的北山移文》。唐代文学研究论文凡二十篇:《陈子昂和他的作品》、《释河岳英灵集序论盛唐诗歌》、《王维和他的诗》、《王昌龄的籍贯及其失题诗的问题》、《谈高適的燕歌行》、《李白的生活理想和政治理想》、《李白诗歌简论》、《谈李白的蜀道难》、《略谈李白蜀道难的思想和艺术》、《谈二李的诗》、《读杜甫同元使君舂陵行》、《元结箧中集和唐代中期诗歌复古潮流》、《寒山子诗歌的创作年代》、《白居易的新乐府》、《略谈长恨歌内容的构成》、《韩愈散文的风格特征和他的文学好尚》、《略谈韩愈的师说》、《试论唐传奇与古文运动的关系》、《虬髯客传的作者问题》、《读柳毅传》。这些论文涉及面颇广,且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比如对乐府诗,作者有深湛的研究,其论乐府与古诗的区别,从内容、形式、风格及功用入手,深入浅出,平实确切。又如论陶渊明田园诗局限的历史原因,深入分析了当时一般知识分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当时他们所受到的诗坛创作风气的影响,要言不繁,颇中肯綮。又如孔稚珪的《北山移文》,向来的研究往往对其思想内容评价过高,作者梳理了有关史料,认为孔稚珪和他所抨击的周颙在人生情趣、生活道路、结交友朋等方面颇多一致。联系到当时的创作风气,推测《北山移文》只是文人故弄笔墨、发挥风趣、谐而不谑的文章。再譬如论及唐代中期诗歌复古潮流,作者从元结《箧中集》入手,分析了元结及其所选诗歌的作者的生活道路、理想情趣以及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深入揭示了这一文学潮流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历史功过。 ☚ 古诗初探 汉诗研究 ☛ 汉魏六朝唐代文学论丛王运熙著。上海古籍出版社81年版。全书共收论文三十篇,其中关于唐代文学研究的有二十篇,反映了作者在这方面的真知灼见。如唐代文学与前代文学的关系问题。近人谈文学史,往往认为唐代上承南北朝,其诗歌能溶合北方刚健、南方清丽之长。《释<;河岳英灵集>;论盛唐诗歌》认为此说失于笼统:唐诗固受北朝影响,但北朝诗歌遗产并不丰富,对后代的影响并不深远,不能把它片面夸大。在诗的刚健质朴方面,唐诗主要是接受了汉魏(特别是建安时代)的优良传统。盛唐诗成就之因是它一方面恢复了汉魏诗歌遒劲的风骨,另一方面又继承了六朝以至初唐诗歌和谐的声律,形成了文质彬彬的诗歌。这一结论对殷序“声律风骨始备”作了很好的阐释。《元结<;箧中集>;和唐代中期诗歌复古潮流》从分析著名总集入手,联系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文人们的审美意识和创作中的普遍倾向来考察中唐复古诗派的创作总体特征。关于寒山子的时代,向有初唐、中唐二说。《寒山子诗歌的创作年代》着重对其诗体制的分析,与初唐诗体制进行比较,进一步证明寒山子诗决非初唐所作,因为不愿斤斤计较形式、无意于以诗自鸣的寒山,不可能在醉心于形式的宫廷诗人们还没有正式建立起律诗体制的时候就写出许多合乎粘对规则的五言律诗来。本文在方法论上也有启发意义。此书还涉及到作品赏析、诗艺探微、考据等方面,内容丰富,启人遐思。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