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徙民实关中
西汉初建时,经济残破,人口死亡逃散,人民生活困苦。国内诸侯并列,关东各国旧贵族势力强大(他们大多在秦末复国的),社会动荡不安。西汉都城地处关中,势单力薄,北方边地常有胡戎等少数民族贵族的侵扰。为了解决严峻的社会问题,西汉统治者不得不采取措施,限制和削弱列国贵族势力的发展。刘邦接受了谋臣娄敬的建议,大量迁徙列国贵族豪富于关中,以上等良田、住宅安置他们。如高帝九年(前198年)“十一月,徙齐楚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怀氏、田氏,五姓关中,与利田宅”(《汉书·高帝纪下》)。“后世世徙吏二千户,高訾富人及豪杰并兼之家于诸陵。盖亦以强干弱枝,非独为奉山园也”(《汉书·地理志》)。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又徙郡国豪杰及訾三百万以上于茂陵”(《汉书·武帝纪》)。一方面,以此削弱和限制关东旧贵族、豪富的势力,并利用他们的力量,加强关中实力;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加强汉朝中央集权的统治,达到“强本弱末”的目的。因此,这种作法一直继续到西汉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