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汉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汉律

 西汉刘邦与民约法三章,统一全国后,命大臣制定新律。相国肖何以李悝的《法经》6篇为基础,参照秦律,增加户、兴、厩3篇,合为九篇称“九章律”,它是汉律的核心。之后,叔孙通补增9章律的不足,又制定傍章18篇,是为《汉仪》,对礼仪方面作了新规定;张汤制定有关宫廷警卫的专门法律,即越宫律27篇;赵禹制定有关朝贺制度的专门法律,即朝律6篇。总计合60篇,统称之为汉律。汉朝的法律形式有律、令、科、比四种,律60篇,而“比”有900余卷、令有300余篇、科条大辟方面(处死)即有409条。汉律有100多万字,但大多已散失,篇目仍可查考到的有近百余种。汉朝的刑事法律散见于各种历史典籍之中。

汉律

汉代法典的总称。通常为西汉法典的总称。汉初为维护封建经济,加强封建统治,先后制定四部主要法典。即: 一、《九章律》九篇,汉高祖时萧何制定,主要是规定刑罚的法典。二、《旁章律》十八篇,汉惠帝时叔孙通制定,规定礼仪的专律。三、《越宫律》二十七篇,汉武帝时张汤制定,规定宫廷警卫的专律。四、《朝律》六篇,汉武帝时赵禹制定,规定朝贺制度的专律。这些法典原文皆已失传。清沈家本《汉律摭遗》,可资查考。王莽篡汉行新律。东汉光武帝复行西汉旧律。其后二百年间无大增减。东汉盛行解释法律,除应劭《律本章句》外,叔孙宣、郭令卿、马融、郑玄等,亦各作章句数十万言。

古代名物 > 刑罰類 > 刑典部 > 中古典 > 漢律
漢律  hànlǜ

漢代法律之總稱。《史記·高祖本記》載,高祖初入關,約法三章,即“殺人者死,傷人及盗抵罪”。漢朝建立之後,蕭何奉令製定《九章律》。其後又相繼制定《朝律》、《左官律》、《尚方律》、《沈命法》等。刑罰制度於漢初多沿秦制,規定有死刑、肉刑、徒刑、罰金、徙邊等刑。文帝除肉刑,刑罰制度遂起重大變化,對後世法律産生深遠影響。參閲《漢書·刑法志》。

汉律

两汉律令的总称。通常指西汉的律令。西汉律令繁多,主要法典有: (1) 《九章律》九篇,规定犯罪和刑罚,汉高祖时由萧何制定; (2) 《傍章》18篇,规定礼仪制度,汉惠帝时由叔顺通制定;(3) 《越宫律》27篇,规定宫廷警卫,汉武帝时由张汤制定; (4)《朝律》6篇,规定朝会制度,汉武帝时由赵禹制定。此外还有很多单行法律如《田律》、《金布律》等以及汉令。汉令是律的补充,是由皇帝诏令通过一定程序而成为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法律形式。有令甲令乙、令丙三集。这些法典以及令、科、比等均已失传。清人沈家本著有《汉律摭遗》,程树德著有《汉律考》,可资查考。东汉近二百年间,律章无大增减,但光武帝曾连下七次诏书,释放官私奴婢,保护奴婢生命和身体,并免罪徒为庶民。东汉时解释法律成风,除应劭《律本章句》外,叔孙通,郭令卿、马融、郑玄等各作章句,凡十多家,每家数十万言。凡断罪所当引用者,合二万余条,七百多万言。

汉律

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律令繁多。刘邦(汉高祖)进入关中,与民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三章之法”虽很简略,但对当时进行的统一战争起了有益的作用。汉统一全国后,由于“三章之法不足以御奸”,丞相萧何根据秦代旧律制定“九章律”。律文早已散佚,仅知9篇的篇目是盗、贼、囚、捕、杂、具、兴、厩、户。前6篇是沿袭秦律体例,内容以刑事为主,后3篇是有关徭役、户籍、赋税和畜牧牛马等。汉武帝时,张汤著《越宫律》27篇,赵禹定《朝律》6篇,对有关宫廷警卫及诸侯朝贺制度作法律规定。还有《金布律》规定财政制度;《田律》管理农事征收田赋;《钱律》规定货币管理;《沈命法》督促地方官吏镇压农民暴动等。汉律共60章。

汉律

066 汉律

汉代法律的总称。多指西汉律令的总称。主要法典有:
❶《九章律》,高祖时萧何制定的综合性法典,篇目是盗、贼、囚、捕、杂、具、兴、厩、户。主要是关于犯罪与刑罚,以及有关户籍、徭役、赋税、畜牧等事项的规定。
❷《汉仪》,亦称《傍章律》。惠帝时叔孙通制定的维护朝廷、宗庙尊严,树立皇帝权威的礼仪专律。
❸《越宫律》,武帝时张汤制定的关于警卫宫廷的专律。
❹《朝律》,亦称《朝会正见律》。武帝时赵禹制定的诸侯朝贺制度的专律。加上《金布律》、《田律》、《钱律》等共计成文律60篇。此外,还有令、科、比等。东汉立法较少,而法律解释盛行,对律学发展有所贡献。汉律对后代立法有很大影响。

☚ 睡虎地云梦秦简   九章律 ☛
汉律

汉律

西汉、东汉法律的总称,一般多指西汉律令。汉高祖刘邦起兵反秦,进入关中后,鉴于秦国因法律苛酷导致二世而亡的教训,为收揽民心,宣布废除秦之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史记·高祖本纪》)。这是汉代立法的开端。天下平定后,又命萧何主持,根据秦代旧律,制定了《九章律》。这是汉王朝制定的以刑法为主的基本法典。汉惠帝时,叔孙通又制《傍章律》十八篇,是规范宗庙礼仪方面的法规,故又称《汉仪》。汉武帝时,张汤制定了有关宫廷警卫制度的法规《朝律》六篇。此外,西汉各朝皇帝还先后颁布了科目繁多的专律和以诏令形式颁布的“令”,又有“科、“比”等法律形式,它们共同构成汉代的法律体系,通称为“汉律”。然汉律在体系上仍处于幼稚阶段,据《汉书·刑法志》载,成帝时已“大辟之刑千有余条,律令烦多,百有余万言,奇请他比,日以益滋,自明习者不知所由。”在法律实施上,便于奸吏舞弊,使之更加混乱。东汉沿用西汉旧律,故汉律在西汉的弊病,到东汉显得更加突出。《魏书·刑罚志》说:“后汉二百年间,律章无大增减”。但东汉广泛采用诸儒解释法律的章句,或以经义断案。《晋书·刑法志》说: “叔孙宣、郭令卿、马融、郑玄诸儒章句十有余家,家数十万言。凡断罪所当用者,合二万六千二百七十二条,七百七十三万二千二百余言,言数益繁,览者益难。”这种局面,固然对促进封建法理学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在司法实践中造成了很大的混乱。东汉末年,为统一经义解释,朝廷确定郑玄的解释为法定标准,又同意应劭对汉律进行较大规模的整理与删定。但此时已天下大乱,汉王朝也势若土崩,这些挽救措施已不能起任何作用了。

☚ 秦律   决事比 ☛

汉律

萧何根据李悝《法经》所定汉代法律,始为九篇,后益之六十篇。

汉律

西汉法律。由萧何九章律、叔孙通傍章十八篇、张汤越宫律二十七篇、越禹朝律六篇组成,计六十篇。对后世法律有较大影响。隋唐时散佚。宋王应麟所辑《玉海》及《汉制考》保有若干残文。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9: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