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天文志科技类著作。《汉书》十志之一。东汉马续撰。包括星、岁、气等项内容,其叙述与文字大致与《史记·天官书》相似。该书共记载有783颗恒星,按不同数目,组合为118个恒星群,即星官,较《天官书》为多。该书最有学术价值的部分是详细记载了从汉高祖元年(前206)至汉哀帝元寿元年(前2)共二百余年间的各种天象,特别是表述了行星在恒星间运行、太白(金星)昼见、彗孛出现的时间和方位。根据前代史料,总结出“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日食三十六,彗星三见,夜常见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者各一”的天象。该书深受阴阳五行说和分野说的影响,以星象占验人事,多作附会之辞,宣传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三月出现的孛星流经五宿,是济东、胶西、江都、淮阳、衡山五王或“削黜自杀”,或“谋反而诛”的先兆之类的神学思想,同时也利用异常天象宣传“政失于此,则变见于彼,犹景之象形,响之应声”,告诫统治者“之而寤,饰身正事”,约束自己,引咎思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