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瑆楷书临欧阳询法帖轴
清。纸本。纵75厘米,横45.7厘米。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永瑆(乾隆十七年—道光三年,即公元1752—1823年),字镜泉,号少庵,别号诒晋斋主人。清弘历高宗第十一子,乾隆间封成亲王,嘉庆年间为军机处行走,谥哲。自幼专精书法,师法欧阳询及赵孟頫,尤得欧阳询法。深得古人用笔之意,博涉诸家,兼擅各体,数年临池无间,曾书《裕陵圣德神功碑》。作为一个皇子,他具有自藏丰富、又得窥内府所藏的良好条件,因此成就显著,名重当时,与刘墉、翁方纲、铁保并称清中期四大书法家。清礼亲王昭梿《啸亭杂录》云永瑆:“名重一时,士大夫得片纸只字,重若珍宝。论者谓国朝自王若霖下,一人而已。”清杨翰《息柯杂著》云:“王得窥内府所藏,而自藏又甚富,故书法大备如是。大抵皆从帖中问津,未深究古碑耳。”著有《诒晋斋集》、 《仓龙集》等。《清史稿》卷二二一有传。此幅楷书是临欧阳询的《化度寺邕禅师舍利塔铭》,共计11行240字。下款署小楷:“宋帖刻梦奠及此帖与信本诸碑铭字势迥别,颇可疑,此取化度为之,成亲王自记。”此书既有赵孟頫的娟秀俊逸,又有欧阳询的峻峭端谨,笔力遒劲瘦硬,横平竖直,法度严谨,书体典雅,古韵浓郁,有清劲秀健之妙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