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饰
隋朝时期的一种宫廷傀儡戏。为原三国魏晋时的 “水转百戏”发展而来。据《太平广记》 引 《大业拾遗》 载: “以三月上已日,(炀帝)令群臣于曲水,以观水饰。” “水饰”即指在水上表演的木傀儡。当时制作的木傀儡扮演了“黄龙负图”、“元龟衔符”、“大鲈衔箓”、“凤鸟降洛”、“凤凰负图”、“赤龙载图”、“姜嫄履巨迹”、“禹疏九河”、“武王渡孟津”、“西王母过瑶池”、“洛水神献明珠” ……等七十二个故事,演出伎船达十二条之多,每船一丈,阔六尺。根据不同故事情节而设计制作的木傀儡“长二尺许,衣以绮罗,装以金碧”,个个都能“运动如生”,“击磬撞钟,弹筝鼓瑟,皆得成曲”。有的在表演 “百戏”,有的在跳剑舞轮,有的则升竿掷绳,“皆如生无异”。其结构之精,技术之高达到了 “今古罕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