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水量平衡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水量平衡见“地理”中的“水量平衡”。 水量平衡任一地区的流域,任一时段内,收入的水量与支出的水量之间的差额必等于其蓄水量的变化。即水分循环过程中,水分收支平衡。是现代水文学中基本理论之一,并得到广泛应用。 水量平衡地球上任一地区在一定时段内获得的水量与失去的水量之差同该区域内蓄水变量保持的平衡。 水量平衡 水量平衡水量平衡是水文学基本原理之一。指地球任一区域在一定时段内,收入的水量与支出的水量之差等于该区域内的蓄水变量。水量平衡的研究区域可以是某个流域、湖泊、沼泽、海洋或某个地区,也可以是整个地球。水量平衡的研究时段可以是日、月,可以是一年、数十年或更长的时间。蓄水变量指时段始末区域内蓄水量之差。水量平衡是水文循环的数量描述,是质量守恒定律在水文循环中的特定表现形式。
流域水量平衡: 闭合流域的水量平衡收入项为研究时段的总降水量 (P); 支出项为研究时段的流域总蒸发量 (E) 和流域出口断面处的总径量 (R); 若研究时段内流域蓄水变量绝对值为△S,则任一时段闭合流域水量平衡方程式为
湖泊水量平衡收入项为: 湖面降水量、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入湖水量,支出项为: 湖面蒸发量、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出湖水量; 湖泊蓄水变量是研究时段始末湖水位的变幅与相应湖水面平均面积的乘积。湖泊水量平衡特点随所在地区气候条件和湖泊类型不同而异。中国外流湖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部、东北和西南地区,这里气候湿润、降水丰沛。这类湖泊水量平衡特点是: 收入部分主要是入湖径流量,支出部分主要是出湖径流量,而湖面降水、蒸发和渗漏所占比例较小; 中国内陆湖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甘肃和西藏内流地区,这里远离海洋,气候干燥,水量平衡的特点是: 收入部分主要是入湖径流,支出部分主要是湖面蒸发,有许多闭口湖甚至没有出湖径流,湖水除渗漏外,几乎全部消耗于蒸发。 沼泽水量平衡收人项为: 沼泽范围内的直接降水,从上游和邻近地区汇入的地表和地下径流; 支出项为: 水面蒸发量和沼泽植物散发量,地表和地下水流出量。蓄水变量包括沼泽地下水蓄水变量即研究时段始末沼泽地下水位变幅、相应的沼泽平均面积和沼泽给水度的乘积; 沼泽地表积水的变量。在支出项中,蒸发和散发所占比重大,而径流所占比重小,这是沼泽水量平衡的重要特点。中国三江平原别拉洪河沼泽地,多年平均蒸发量占总支出水量的79%,多年平均径流量仅占21%。 地下水水量平衡: 地下水水量平衡方程的普遍形式可写成为地下水储量变化等于总补给量与总排泄量之差。地下水总补给量包括降水入渗补给量、地表和地下径流补给量,土壤解冻补给的水量,人工回灌补给量和越流补给量; 地下水总排泄量包括地下水开采量、潜水蒸发量、向地表自然排出量、地下径流流出量和越流流出量。不同地区,地下水量平衡要素不尽相同,各项平衡要素所占比重也不一样。例如,雨量充沛的平原地区,降雨是主要补给量; 地下水位埋藏较浅地区,潜水蒸发是主要的排泄水量; 山前冲积扇地区,地下径流占收入和支出项很大比重; 内陆灌溉区,抽水灌溉和灌溉水入渗补给是主要水平衡要素。冰川水量平衡通常称为冰川物质平衡。 ☚ 水文预报 水文计算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