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白叶枯病由稻白叶枯病菌引起的水稻病害。水稻3大病害之一,一般减产5%~10%,严重时可达30%。症状分叶枯型、凋萎型和黄叶型3种,一般表现为稻叶枯焦、子粒不实。气温在26~30℃,相对湿度达90%时,容易发病。防治药剂有:10%叶枯净300~500倍液、50%代森铵800~1000倍液等。 水稻白叶枯病由水稻黄单胞菌(Xanthomonasoryzae)侵染引起。受害叶片自叶缘或叶尖开始形成长条状黄褐色或灰白色枯斑。病健交界明显,分界处有时呈波纹状,潮湿时溢出蛋黄色胶状菌脓。严重时谷粒不充实或成白穗。病稻草和带菌种子是主要初侵染源。田间经风雨及水流传播,病菌由水孔或伤口侵入。发病轻重因品种不同而异。高温多湿、台风暴雨、氮肥过多有利于病害流行。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和无病种子;及时消除病残体;加强肥水管理;做好预测预报,及时喷药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