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水泥水化热水泥在凝结硬化过程中遇水产生化学变化产生的热量。水化热的数量和放热速度不仅取决于水泥的矿物成分,还与水泥细度、水泥中掺混合材料及外加剂的品种、数量等有关。水泥矿物成分中铝酸三钙放热量最大,速度也快,硅酸三钙放热量稍低、硅酸二钙放热量最低,速度也慢。水化热早期多,逐渐减少而停止,硅酸盐水泥1~3天令期内水化热量约为总放热量的50%,7天为75%,6个月为83~91%。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浇筑后水泥水化热量大,聚积在内部不易散发,会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于混凝土表面产生超过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的拉应力而产生裂纹。当混凝土开始冷却时又产生收缩,如收缩受到结构本身或基底约束的限制,就产生温度应力,如其超过当时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就可能产生较严重的温度裂缝,给结构带来危害。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时降低水泥水化热是避免产生温度裂缝的主要措施。为此,可选用低水化热的水泥品种(矿渣水泥等),或在混凝土强度有保证时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减少水泥用量来降低水泥水化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