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水文站网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水文站网

按一定原则布设的水文测站体系。可由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实验站、水质站、地下水观测井组成。中国于1956年编制了水文基本站网规划(第一次站网规划),到1959年基本建成;1961~1964年,进行了基本站网验证和调整规划(第二次站网规划);1979年完成了水文站网调整充实规划(第三次站网规划);1982~1987年,进行了水文站网发展和站队结合规划(第四次站网规划)。

水文站网

在一定地区或流域内由各类水文测站所组成的相互联系的整体。

水文站网

水文站网

水文站网是指在整个流域 (或地区)按一定布设的水文测站的总体。水文测站是经常收集并提供设站地点的水文资料的工作单元。许多测站组成的站网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水文站网的作用比彼此无联系的单个测站大得多。水文站网密度和测站的布局直接影响所得的水文资料的可靠程度,对整个水文工作有重要影响。
雨量站网按其作用分两类。一类是反映降水量的空间变化,提供降水量的各种特征资料。一般根据气候和地形分区,考虑高程和山坡走向等因素,按适当密度大体均匀布设。另一类是满足流量站网的配套要求,在每个流量测站的集水面积内按面积大小,布设一定数量的站,使流域平均雨量的观测精度与流量测验精度大体相称。
蒸发站网包括水面蒸发和陆面蒸发站网。水面蒸发站网的布设原则是能反映蒸发量的空间变化。根据气候和地形条件,按一定密度,大体均匀布站。陆面蒸发包括土壤蒸发和植物散发,是为研究流域水量平衡和农作物需水量而观测的。这种站网按地理条件分区布设。
流量站网是水文站网的最重要的一种,也是各种站网的基础。河流有大、中、小等区别,流量站网的布设原则随情况不同而异。对于大河,普遍布站。上下游站间的面积 (或径流量) 一般不小于上游站集水面积 (或径流量) 的10—15%。在大支流入汇点下游、不同地理景观分界处和有特殊需要的地方,酌情增设。对于中等河流按气候和地形 (山区、丘陵、平原) 划分大区,再按自然地理景观划分小区,按集水面积分级,选择有代表性的河流布站,以探索地区径流规律。对于小河,按气候分区,按下垫面分类,按面积分级,适当考虑流域形状、坡度等因素进行布设。在布站数量上,以能妥善确定产流和汇流参数为准。
如果流量站上游有蓄水、引水工程,改变天然径流状态,则设补充观测,以便作水量还原计算。此类观测一般与工程上的专用站结合。
在集水区界限不明显的平原水网区,根据资料使用的要求和测量工作的方便,划出有闭合边界的水量平衡区,为观测进出平衡区边界的各条河渠的流量、区内水网的蓄水量等因素而设站。
水位站网指流量测站均观测水位。但由于防洪和研究洪水演进等需要,在重要河流上加设一些水位站。为反映水体的蓄水量和水面的变化,在较大的湖泊、水库、水网区布站。为研究潮汐对河流的影响,在感潮河段布设潮水位站。
泥沙站网要求观测资料能够反映流域产沙的规律及其特征。河流泥沙是气体和下垫面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规划时,按这些因素分区或分类,在流量站网中选择一定比例,布设泥沙测站。在一些主要河流,泥沙站网观测资料应能够反映泥沙输移的沿程变化情况,按此原则布站。泥沙测站在流量站网中的比例,按河流挟沙多少而定。像黄河这样的多沙河流特别在水土流失地区,原则上每个流量站都测沙;在少沙河流比例显著减少。
水质站网的设置既要反映河流天然水化学特征的地区分布,又要能监测河流的水质污染程度。两者可以分别规划,并尽量结合。对于前者,设站原则是按流域的土壤、岩层的岩性和水文条件分区,在流量站网中选择部分测站施测水质。河水矿化度愈高,一般所需站网密度愈大。对于后者,要在干流控制河段、重点城市、主要风景游览区、大型灌区、大中型水库(湖泊)、大中工矿企业和重大水利设施所在河段、河口区及河流出入国境线的附近地点布设基本站。为进一步掌握污染源和主要支流水质状况,还要布设一些辅助站。此类测站一般也尽量与流量站网结合。
地下水井网的布设是为掌握地下水动态,预报变化趋势,研究地下水与地表水间的关系等。布设原则一般按水文地质特征和地下水开发情况分区,按一定密度大体均匀布设。要与雨量和流量站网配合,必要时沿地下水流向,或垂直于分区边界、地表水体边界,设置一些由几个井组成的观测线。如果有几个含水层,则要考虑分层布设测井。井网一般观测水位,但一部分测井可兼作开采、水质等观测。可以选择井网中少数测井,作为重点井,精确观测水位变化过程。在井网外,还可选用民用井,组织定期调查,作为补充。

☚ 水文资料   河水水质 ☛
0000439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4:5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