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用水墨所作的山水畫。講究深淺濃淡的墨色變化與靈活多樣的運筆方法。繼設色山水(如青緑、金碧)之後,起於唐,五代成熟,盛於宋元,明清以後仍有發展。宋·邵伯温《聞見後録》卷二十七引荆浩論曰:“山水之學,吳道子有筆而無墨,項容有墨而無筆,王維、李思訓之流不數也。”然自王維提出“畫道之中,以水墨爲最上”以後,水墨畫至宋取得高度成就。宋·沈括《圖畫歌》:“畫中最妙言山水,摩詰峰巒兩面起;李成筆奪造化工,荆浩開圖論千里。范寬石瀾煙林深,枯木關仝極難比;江南董源僧巨然,淡墨輕嵐爲一體。”詩中所提皆爲著名水墨山水畫家,作品大都至今有傳。宋·范成大《虎牙灘》詩:“傾崖溜雨色,慘淡水墨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