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水土保持耕作措施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水土保持耕作措施

水土保持耕作措施

在坡耕地以强化降水就地入渗、防止水土流失为目标,采用改变小地形或增加地面覆盖的耕作、轮作等措施。我国的水土保持耕作措施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改变地面微小地形、增加地面粗糙度为主的耕作措施,如等高带状种植、水平沟种植等; 另一类是以增加地面覆盖和改良土壤为主的耕作措施,如秸秆覆盖,少耕免耕,间、混、套、复种和草田轮作等。具体采用某种耕作技术措施,要根据其适宜区域范围、适宜条件与要求决定,不能生搬硬套,搞一刀切。具体方法有:
垄沟种植法。在川台坝地和梯地上采用垄沟种植法,在坡度20度以下的坡耕地上使用,增产幅度明显,其投入比梯田与坝地少得多,容易为农民所接受。
等高耕种法。是坡耕地保持水土最基本的耕作措施,也是其他耕作工程的基础。一般情况下,地表径流顺坡而下,在坡耕地上,采用顺坡耕种,会使径流顺犁沟集中,加大水土流失。特别在5度左右的缓坡和10度左右的中坡地区进行机械耕作时,通常如此。采用等高耕作,对拦截径流和减少土壤冲刷有一定的效果。一般等高带状耕作的要求是坡度在25度以下,坡越陡作用越小; 坡度越大,带越窄,带与主风向要垂直等。降水量很少的旱地,要求坡度在15度以下,可采用等高耕作。
残茬覆盖耕作法。是在地面上保留足够数量的作物残茬,以保护作物与土壤免受或少受水蚀与风蚀。增加10%的地面覆盖,侵蚀减少20%; 20%的残茬覆盖,减少侵蚀36%; 30%的残茬覆盖,减少侵蚀48%。
少耕法与免耕法。在保护土壤方面有积极的效果,少耕法改善土壤通透性,有利于水分下渗。免耕法使土壤上层有机质含量增多,有利于渗水性改进。这两种方法还节约了劳力、动力、机具与燃油的消耗,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力; 节约了耕作时间,减少了因耕作损失的土壤水分; 增加了地面覆盖,减少了水土流失。在黄土高原坡耕地上,这两种方法有相当大的应用价值,多作种植法,也是水土保持耕作法。把防侵蚀能力强的作物布置在坡耕地上,应用多作种植,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可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生产力,增强农田植被覆盖度,延长覆盖时间 (因收获期不同),因而是减轻水土流失的好办法,应因地制宜加以运用。
林草生物措施。是水土保持工程的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其对于保蓄水土、改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荒山荒坡发展多种经营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包括造林种草、封山育林以及管理牧场草场等。在林草措施中,首要的是营造水土保持林,包括水源涵养林、护堤护岸林、固沙护坡林、保土护沟林、薪炭林和饲料林等。营造水土保持林的原则是: 以乡土优势树种为主,适当引进其他优良树种; 以营造混交林为主,不种单一树种; 以速生树种为主,适地适树,以提高蓄水保土能力; 以林为主,实行林农间作,发展多种经营,以提高经济效益; 以生物措施为主,并与工程措施配合,以提高生态效益与工程效益。营造水土保持林,要明确目的,统一规划,报据所在地区自然经济条件采用适当林种,设计适当林型。其主要的技术问题有树种选择、林型配置、整地造林方法等。
退耕种草种树。陡坡耕地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方,对于缓坡耕地特别是优质的缓坡耕地,实行粮草间套、复种的用养结合制度,以达到改土培肥、防止水土流失和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目的。我国坡耕地多,分布的范围广,适宜种草种树,特别是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更应大力提倡。

☚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   水土保持生物林草措施 ☛
0000187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3:0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