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水口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水口 水口清诗篇名。七绝。朱彝尊作。见《曝书亭集》卷一八。作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水口”,地名,在福州西北古田附近,闽江中游。这年夏天,朱彝尊和诗友查慎行同游福州,坐船沿江而下,经过水口,遂作此诗。诗曰:“岸阔滩平漾白沙,船人出险鼓停挝。为贪放溜风头坐,不觉蜻蜓上桨牙。”其中第二句是关键,旧日船过险滩,船夫常击鼓壮胆,此处写鼓停出险,暗示来路经历了无数激流险滩。诗中没有正面描写历险时的惊心动魄场面,而重点写脱离险境后悠闲恬适的情致,乃为反写之法。此诗虽为描写旅次景象之作,但亦交织有诗人身世之感。朱彝尊经历过浙东通海案和宦海风波,如今退隐归田,偕友优游,借景抒怀,才写出这样一首表面悠闲而内里惊险的小诗。 ☚ 虎丘题壁 秋柳 ☛ ![]() ![]() ![]() ![]() ![]() 古代名物 > 占相類 > 堪輿部 > 水 > 水口 水口 shuǐkǒu 指龍虎、案山内外諸穴水之出口。堪輿家謂宜塞滯不宜通暢,通暢則生氣外泄。唐·卜則巍《雪心賦》:“水口愛其緊如葫蘆喉。”明·繆希雍《葬經翼·水口篇》:“夫水口者,一方衆水總出處也……必重重關鎖,纏護周密,或起捍門相對特峙,或列旌旗,或出禽曜……方佳。”清·葉泰《山法全書·水口論》:“水既過堂則去,其去處必有門户,曰水口。水口最怕空闊直泄,大要彎環屈曲,迂回深遠,交鎖牢固爲妙。”又:“水口乃分龍水界穴水,龍虎案山内外諸水由之而出。” 水口地名。今属辽宁省绥中县,位于片石沟附近,原系清锦州副都统所属协领所管西四路第四路中前所路记旗界。乾隆三十九年(1774),分赐满洲宗室王公贵族庄园,圣祖第12子怡贤亲王允祥分设粮庄于此。该庄地由张姓庄头承领,驱使旗丁耕种纳粮。后渐成满汉杂居之地。 水口 水口位于茨坪西北9公里处,以水口瀑布而闻名。瀑布源头水口河由大井、小井的两条溪流交汇而成,流经一条长4公里的峡谷。两边石峰对峙,壁似刀削。谷底溪河明澈,崖边杜鹃花树聚集成林。水流从绝壁跌宕而下,形成高约百米、宽10余米的梯形大瀑布,气势雄伟。每当上午十时,阳光灿烂之时,瀑布上即出现巨大彩虹,如悬七色花环,绚丽之极。在瀑布源头南望,可见两扇100多米高的石门拦河而立,人称“石门奇观”。有时群猴嬉戏于山门,充满野趣。 ☚ 金狮面 黄洋界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