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准测量用水准仪和水准标尺测定地面两点间高差的方法。它是高程测量的主要方法,用于建立国家水准网,以及建立工程测量所需要的高程控制网。 水准测量是高程控制测量的一种。使用水准仪和水准标尺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差。按精度不同分为一、二、三、四等。一、二等水准测量是国家高程控制的基础,可为研究地壳形变等提供数据。三、四等水准测量直接为地形测图和各种工程建设提供所需的高程控制。 水准测量 水准测量清代与民国时期,湖南省内精密水准测量主要由军事测量部门和水利部门进行,成果不多,分布不均,且高程系统极其混乱。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水准测量各有其高程起算,各成系统,互不衔接,无法作为全国性高程控制基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省内开始大规模的水准测量。1956年起统一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1988年3月10日启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至1988年底,沿省内国道公路共施测一等水准3338公里,埋设基岩点3个、基本点56个、普通点829个; 沿省道公路及主要水系共施测二等水准13759公里; 埋设标石5950座 (其中基本点4座); 沿县、乡级公路及主要水系支流共施测三等水准21940公里,埋设标石6782座; 施测四等水准21527公里,埋设标石4784座。 ☚ 三角测量 平板仪测量 ☛ 水准测量 水准测量测定地面点高程的基本方法。我国目前港口测量当中,多以青岛黄海原点作为基准(水准原点),它是由多年观测平均海平面测设的。有了水准原点,就可以比较地面各点的高低(高程)。水准测量的方法是在地面两点间安设水准仪,由水准原点或任一已知高程点出发,沿一定路线依次测定两点间的高差,依次算出各点的高程。根据精度要求不同,分一、二等国家精密水准测量(科研用)和三、四等普通水准测量(工农业,地形测量用)。工程中多还用由三、四等水准测量延伸的普通(等外)水准测量,假定高程点(在工程区无法找到国家哪一等水准点时)水准测量。 ☚ 比例尺 水深测量 ☛ 000015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