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于 介词 “于”和“于”为同义词。 参见“于”。 一、“于”引进动作行为的处所,和它的宾语一起可用于动词前或动词后。义即“在”。 ❶ 黄鸟黄鸟,无集于桑,无啄我粱!(《诗经·小雅·黄鸟》)——句义:黄鸟啊黄鸟,不要聚集在桑树上,不要啄食我的禾稼。 二、引进动作或情况的起始处所。义即“从”、“由”、“自”。 ❶ 已杀孔父而弑殇公,召庄公于郑而立之。(《左传·桓公二年》)——已:……之后。 弑:臣杀君称“弑”。 三、引进主语所代表的人到达的处所。义即“到”、“往”。 ❶ 盘庚迁于殷,民不适有居。(《尚书·盘庚上》)——句义:盘庚迁都至殷,老百姓不适应新的居住地。 ❷ 靖侯十七年,周厉王迷惑暴虐,国人作乱;厉王出奔于彘。 (《史记·晋世家》)——句义:靖侯十七年,周厉王昏庸残暴,国人发动叛乱,厉王逃到彘地。 ❸ 后汉定襄太守窦奉妻,生子武,并生一蛇。奉送蛇于野中。 (《搜神记·窦氏蛇》)——并:同时。 四、引进动作施行或情况发生的时间。义即“在”。 五、引进终止的时间。义即“到”。 ❶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史记·秦始皇本纪》)——朕:皇帝自称,我。后世以计数:后代从此往下计算。 ❷ 朕亲率天下农,十年于今。(《资治通鉴·汉纪·文帝前十二年》)——农:从事农业生产。 六、引进动作朝向的目标。义即“向”。 ❶ 北戎伐齐,齐使乞师于郑。(《左传·桓公六年》)——乞师:请求派兵救援。 七、引进动作接受者一方。 义即“给”。 欲行德诸侯,归灵王所侵郑地于郑。(《史记·郑世家》)——句义:鲁定公元年,楚国公子弃疾杀死了楚国国君楚灵王而自立为国君,即楚平王。 楚平王想跟各诸侯国搞好关系,于是把楚灵王时期侵夺的郑国土地归还给了郑国。 八、引进动作涉及的有关方面。 义即“对”。 (《尚书·金滕》)——孺子:幼子。 (《史记·殷本纪》)——咸:都。 九、引进比较的对象。 义即“比”、“跟”、“同”。 ❷ 开户视之,得一老翁,可百余岁,言语了不相当,貌状颇类于兽。(《搜神记·怪老翁》)——可:约。了不相当:与年龄一点也不相称。颇类于兽:跟兽很相似。 (《续夷坚志·陈希夷灵骨》)——句义:陈希夷的灵骨又长又大,同现在的人不一样。 十、用于被动句中,引进施事者。义即“被”。 (《左传·庄公十九年》)——嬖于庄王:被庄王所宠爱。 (《晏子春秋·内篇杂上》)——有间:过了一段时间。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