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氯喹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氯喹

合成的抗疟药。T1/2约48 h。控制疟疾发作:第1次口服1 g,过8 h再服0.5 g,第2、3日各服0.5 g,总疗程3 d共2.5 g。预防疟疾发作:口服,成人每周0.5 g,儿童每周8 mg/kg,直至离开疟区6~8周为止。片剂:每片250 mg(含碱基150 mg)。

氯喹chloroquinum, aralen

系一种抗疟疾药物。磷酸氯喹为白色结晶粉末,味苦,易溶于水。本品主要对疟原虫红内期起作用,能有效地控制疟疾症状发作。对红外期无作用,不能控制其复发(恶性疟因无红外期,可被根治);不能作预防用,也不能阻断传播。本品还可治疗肝阿米巴病、肺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结缔组织病、光敏性疾病等。治疗疟疾,先服1g,8小时后再服0.5g,第2、3日各服0.5g,全疗程3日;抑制性预防疟疾,每周服1次;每次0.5g;抗阿米巴肝脓肿,每日2次,1次0.5g,连用12~19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盘状狼疮,开始1日1~2次,1次0.25g,经2~3周后,如症状得到控制,改为1日2~3次,1次0.125g,长期维持;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用激素缓解症状后,改用氯喹,可减少皮质激素用量。用本品可引起消化道症状、皮肤过敏反应、神经精神症状、白细胞减少、子宫收缩、心律失常、过敏反应、耐药性等。

氯喹

人工合成的4-氨基喹啉衍生物。主要控制症状的抗疟药。磷酸盐为白色结晶,溶于水,味苦。能防治各种疟疾的急性发作。控制疟疾症状。以效力强、作用快、作用持久为特点。不良反应较少。此外,对肠道外阿米巴病、肝脓疡、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性狼疮、肾病综合征等都有一定治疗作用。

氯喹

氯喹


氯喹 (chloroquine) 临床应用氯喹双磷酸盐,呈白色结晶性粉末,熔点192~195℃(分解),无臭,味苦,遇光渐变色;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氯喹是疟原虫红内期裂殖体杀灭剂,作用较强,是控制症状的首选药物,也可作为抑制性预防药;对疟原虫红细胞外期无效,故治疗间日疟应同时服用伯喹以求根治。但自六十年代恶性疟原虫对氯喹出现耐药性,氯喹的实用价值开始下降,在耐氯喹株恶性疟地区已被其他杀裂殖体新药所代替。口服后在肠内迅速吸收,数小时内可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大部分贮存于内脏组织,经代谢缓慢排泄。三天疗法,口服总剂量为1.5g(以游离碱计,下同),第一天首次0.6g,间隔6小时再服0.3g,第二、三天各服0.3g。服用常用量,不良反应为头昏、眼花、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偶见皮肤瘙痒。超过治疗剂量可迅速出现头晕、恶心、呕吐或暂时性视力障碍,个别有四肢发抖,精神紧张等症状。由于肌注给药会引起抑制心传导、降低心肌兴奋性和血压下降,严重的可导致死亡,现已不用。氯喹的抗疟机制,通常认为是由于氯喹分子嵌入疟原虫的DNA双螺旋之间,妨碍了核酸的复制,干扰疟原虫繁殖; 也有认为是由于在短时间内氯喹大量进入红细胞后,使红细胞内pH值增大,抑制了疟原虫体内蛋白分解酶的作用,从而干扰和破坏疟原虫的生长和繁殖。此外,氯喹对肠阿米巴,肺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绦虫病以及利什曼等其他寄生虫病也有效,还可用以治疗某些胶原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及心律不齐等。
☚ 常山   乙胺嘧啶 ☛
0000552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0:0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