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剂和还原剂yanghuaji he huanyuanji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电子的物质叫做氧化剂,得电子的物质叫做还原剂。在分析具体反应时,常用元素化合价的升降进行判断——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为氧化剂,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为还原剂。氧化剂和还原剂也可指元素或原子、离子。
常见的氧化剂:
❶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F2,Cl2,O2,Br2等。
❷金属阳离子,如,Fe3+,Cu2+,Ag+等。
❸氧化性酸,如,浓H2SO4,浓HNO3,稀HNO3,HClO,HClO3等。
❹ 某些含氧酸盐,如,KMnO4,K2Cr2O7,KNO3 (固体) ,KClO3 (固体)等。
❺某些氧化物,如,NO2,MnO2,CrO3,H2O2等。
常见的还原剂:
❶金属单质。
❷某些非金属单质,如,H2,C等。
❸ 负价的非金属元素,如,等。
❹其他所含元素化合价可升高的物质,如,Na2SO3,SnCl2,FeCl2等。
此外,有些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既可升高又可降低,它们遇强氧化剂时显还原性,遇强还原剂时显氧化性。如,单质硫与金属、氢气反应时显氧化性,与氧气、浓硫酸反应时显还原性; 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反应时显氧化性,与氧气、溴水等反应时显还原性;氮气与氢气、镁等反应时显氧化性,与氧气反应时显还原性。这类物质一般以其中的一种性质为主,如,硫、氮气以氧化性为主,二氧化硫以还原性为主。
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强弱时有以下规律:
❶物质越易得电子或失电子,它们的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例如,非金属越活泼,得电子能力越强,则氧化性越强; 金属越活泼,失电子能力越强,则还原性越强。注意,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与它得失电子的多少无关。例如,钠原子在反应中失一个电子,镁原子在反应中失两个电子,但钠原子比镁原子易失电子,故钠的还原性强。
❷不同的氧化剂与同一种还原剂反应时,氧化剂夺取电子的能力越强,则氧化性越强。例如:

说明氯气比硫的氧化性强。还原剂的还原性也可用类似方法判断,例如:
H2SO4 (浓) +2HBr=SO2↑+Br2+2H2O
H2SO4 (浓) +8HI=H2S↑+4I2+4H2O
说明碘化氢比溴化氢还原性强。注意,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不能根据自身的还原或氧化的程度判断,例如: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浓硝酸被还原为+4价,稀硝酸被还原成+2价,但浓硝酸比稀硝酸氧化性强。
❸强制弱规律——较强的氧化剂和较强的还原剂反应,生成较弱的还原剂和较弱的氧化剂。例如:
H2S+I2=2HI+S2Fe2++Cl2=2Fe3++2Cl-
上述反应分别说明,碘化硫氧化性强,硫化氢比碘化氢还原性强; Cl
2比Fe
3+氧化性强,Fe
2+比Cl
-还原性强。
❹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还与温度、浓度、反应体系的酸碱性等因素有关。
❺在溶液中,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可根据有关的标准电极电势及能斯特公式进行定量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