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气虚喘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气虚喘病证名。见《证治汇补》卷五。又名气虚喘逆。指肺气或元气不足所致的气喘。《症因脉治》卷二: “气虚喘逆之因,或本元素虚,或大病后、大劳后,失于调养,或过服克削,元气大伤,则气虚喘逆之症作矣。”症见身倦懒怯,言语轻微,久久渐见气不接续,喝喝喘急等。《景岳全书》卷十九:“气虚之喘十居七八,但察其外无风邪,内无实热而喘者,即皆虚喘之证。若脾肺气虚者,不过在中上二焦,化源未亏,其病犹浅,若肝肾气虚,则病出下焦而本末俱病,其病则深。”《医学纲目·喘》:“若久病气虚而发喘者,宜阿胶、人参、五味补之。”如脾肺气虚,上焦微热微渴而作喘者,宜生脉散,如气虚而无热者,用独参汤;若火燥肺金,上焦热甚,烦渴多汗,宜人参白虎汤。又如人参平肺散、参橘煎、四君子汤、参冬饮、理中汤等均可随证选用。参见虚喘、真元耗损喘条。 气虚喘病证名。见《丹溪心法》。指元气不足或脾气虚所致的气喘。主要表现为呼吸急促难以接续,身倦乏力,言语低微,动作则汗出喘逆更甚。 气虚喘qìxūchuǎn病症名。见《证治汇补》卷五。元气不足或脾肺气虚所致的气喘。症见呼吸急促, 似不能接续, 身倦乏力, 言语低微, 动则汗出, 喘逆更甚等。治宜补气平喘。用人参平肺散( 《症因脉治》:桑白皮、知母、甘草、白茯苓、人参、地骨皮、青皮、陈皮、天冬、薄荷叶)、四君子汤等方。气虚有热, 用参冬饮( 《症因脉治》: 人参、麦冬); 气虚有寒, 用理中汤;气虚严重者, 可用独参汤。参见虚喘条。 气虚喘qì xū chuǎnasthma due to qiasthenia; asthma due to qi deficiency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