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心痛病证名。见《外台秘要》卷七。 多因诸气郁滞及七情过用所致。 《医学从众录·心痛》:“气痛, 脉沉而涩,诸气郁滞及七情过用所致。 宜二陈汤加沉香、 乌药、百合主之。”《证治汇补·腹胁门》: “气痛, 因恼怒而发,痛时隐隐闷结,胸臆相引, 得嗳觉宽, 为忧郁所致《指掌》。 甚则痛连胁肋, 呕逆恶心, 吐不得出, 坐卧不安, 奔走狂叫。 均宜枳壳、 木香, 以开其气。”《张氏医通·心痛胃脘痛》: “气郁脉沉伏,或结或弦,胸中气壅,攻刺胀痛,沉香降气散。中气虚,按之则痛定,二陈加炮姜。不应,理中汤。病久服耗气药太过,脉大或数无力,亦为中气虚,六君子加炮姜。”参见心痛条。 气心痛病名。见《医学心悟》。精神刺激引起的心前区和上腹部痛。表现为胸中气壅,攻刺作痛,游走不定。治宜理气降逆。 气心痛qìxīntòng病名。见《医学心悟》卷三。多因大怒及七情之气作痛。实证见胸中气壅, 攻刺作痛, 游走不定。治宜理气降逆。用香苏散、沉香降气散等加减。虚证按之则痛减, 脉大无力, 治宜和中温脾, 用六君子汤加减。 气心痛qì xīn tòngprecordialgia due toqi stagnation; epigastric pain due toemotional depress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