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歌曲
一般称作民歌。它是民间音乐五大类别(民歌、民间歌舞、民间说唱、民间戏曲、民间器乐)中的品种多、分布广、影响大的基础形式。因此也可以说:民歌,是民间音乐之源。有时,民歌也常以其作为文学体裁中的民间诗歌而引人注目。但在民间,民歌在绝大多数的场合并不是作为诗歌朗诵,而是以一种与音乐紧密结合的、生动活泼的歌曲形式而存在的。民间歌曲与社会上的创作歌曲不同,它是来自“无名氏”的创作,主要是依靠口头流传发展起来的。因此,一般具有词、曲均不甚固定的、带有即兴创作与即兴发挥的特性。民歌大多来自农村,是土生土长的山野之歌。如伴随劳动的各种类型的劳动号子;自由抒发、激动人心的各种山歌;配合民间习俗的,以及随着商业的繁盛而由民间艺人传送到各地的优美的小调等等。它们既丰富人民生活,也起到教育和陶冶情操的作用。由于我国民族多,地域广,语言及风俗习惯也各有不同,使民歌的品种及风格万紫千红,绚丽多姿。民歌的词即是精美的诗篇,音乐也长于概括,有的虽短至两个乐句,却胜似千言万语的描述,意境深远,余味绵绵,给人带来无尽的遐想。例如内蒙古民歌《牧歌》,那如画般的蓝天白云,珍珠般的羊群,点缀在无垠的草原上,人们也被那迷人的歌声所陶醉。
牧 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