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航空mín yòng háng kōngгражд нский воздýшный флот民用航空四川出现航空活动始于1915年,袁世凯派参谋本部次官陈宦来四川督理军务,以两架飞机组成航空连人川。1929年5月18日国民政府交通部成立沪蓉航线管理处,计划办理上海至成都的航线。1930年7月8日,沪蓉航线管理处与中国航空公司合并,仍称中国航空公司。1931年8月中国航空公司在重庆设立办事处,是四川最早的民用航空机构。同年10月21日,沪蓉航线的汉口至重庆航段正式通航,是入川最早的一条民用航空定期航线。1933年6月4日重庆至成都航段正式通航,至此,沪蓉航线全线开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成立民用航空局,1950年1月,军委民用航空局在重庆成立驻渝办事处,下辖重庆、昆明、贵阳、西昌、成都等航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四川成立最早的民用航空机构。以后几经变迁,1958年7月4日升格为民航成都管理局。1959年7月,四川省政府在成都双流机场成立四川省民用航空管理局,1960年底撤消,1965年7月1日,在重庆市白市驿机场再次成立民航四川省管理局,隶属于民航成都管理局。1987年民航体制改革,民航成都管理局10月15日改为民航西南管理局。四川省内的民用航空机构有中国西南航空公司 (1987年10月15日成立,是国家民航骨干企业之一,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成都双流机场 (1987年10月15日成立,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航空企业,1995年11月30日改名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民航西南管理局空中交通管理局、中国航空器材西南公司、中国航空油料西南公司、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中国民用航空第二研究所、四川航空公司、长城航空公司等单位。1950年8月1日开辟天津至重庆的第一条航线,当年四川仅发运旅客1885人,货邮87.1吨。到1988年底,四川省的航空运输国内航线57条,通航里程7635千米,发运旅客1556276人,发运货邮2064.3吨。到1995年底,国内航线95条,通航里程120018千米,除省内8个大中城市 (成都、重庆、西昌、万县、宜宾、南充、达川、泸州) 通航外,还飞往省外44个大中城市 (北京、上海、天津、邦达、北海、长春、长沙、大连、丹东、大庸、福州、广州、桂林、贵阳、海口、杭州、哈尔滨、合肥、昆明、兰州、拉萨、洛阳、南昌、南京、南宁、宁波、青岛、汕头、沈阳、深圳、石家庄、太原、乌鲁木齐、温州、武汉、厦门、西安、西宁、烟台、银川、湛江、郑州、珠海、三亚)。国际、地区航线有成都至新加坡、成都至曼谷、成都至香港、重庆至香港4条,通航里程8295千米。1995年全省完成航空运输总周转量77852.59万吨千米,运输旅客659.63万人次,货邮115719.5吨。各机场的旅客吞吐量达680.5万人次 (其中发运旅客323.46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124469.2吨 (其中发运货邮54816.9吨)。四川通用航空飞行始于1944年,使用飞机航测长江三峡的水利建设,但以无结果而告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5年进行了4小时的航空物探飞行,民航的通用航空飞行,真正起步始于1957年。到1988年底,累计作业飞行31040小时,作业项目有航空物探、航空调查、航空护林、航空化学、防治农林业病虫害及大量的飞播造林。作业地区除四川省外,主要还在云南、贵州、广西等省 (区) 作业。仅林播及防治病虫害等作业面积达7075.36万亩。1989年通用航空飞行812小时,作业面积177万亩。以后的通用航空飞行由贵州双阳航空公司执行。到1995年年底,省内共有各型飞机154架,其中,运输飞机58架,训练飞机96架。1995年末,民航西南管理局在四川地区的局直属、民航四川省局、双流机场、空中交通管理局等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共有职工5199人,其中各级干部1805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44%,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占15%。 民用航空始于1931年中德合资经营的欧亚航空公司。此后,虽又成立过哈阿航空公司、中国航空公司、中央航空公司,但都是时办时停。1950年7月,中苏民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开通了乌鲁木齐至库车、阿克苏和喀什以及北京—太原—西安—兰州—酒泉—哈密—乌鲁木齐—伊宁—阿拉木图的航线,奠定了新疆民用航空事业的初步基础。1959年12月成立了新疆民用航空局,主要经营自治区内航线的运输和通用航空业务,并代管乌鲁木齐通往内地的国内干线运输业务。1985年,民航进行了体制改革,成立了新疆航空公司。新航成立后,利用国家贷款,购置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伊尔-86大型宽体客机和波音757、737等大型客机以及ATR-72中型支线客机。与此同时,对乌鲁木齐、喀什、伊宁、塔城、阿勒泰、且末等机场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和改建,开辟了许多新的航线,满足了新疆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需要,民航事业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到2002年底,新航已有各种型号的飞机20架(其中9架波音757-200,4架波音737-700,2架波音737-300,5架ATR72-210A);经营航线87条,其中国际航线8条,国内航线79条(港澳航线1条),总运营里程117570千米(按不重复距离计算)。完成旅客运输量182万人,货邮运输量2.7万吨,运输总周转量4.3亿吨千米,主营业务收入253725万元。目前,新疆已成为我国航站最多、航线最长的省区,而且还创造了运输飞行安全48年的优异成绩。 民用航空简称“民航”。使用飞机(或其他飞行器)从事非军事性活动的航空。包括航空运输和专业飞行等。苏联于1956年最先把喷气式飞机“图104”型运输机投入民用航空;20世纪70年代问世的美国“波音747”型飞机可搭载乘客500人以上。 民用航空 民用航空civil aviation利用航空器从事非军事任务的航空活动。分为航空运输和通用航空两大类。前者亦称“商业航空”,指利用航空器从事商业性的客货(邮)运输;后者指利用航空器从事除运输以外的工、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医疗卫生、抢险救灾、海洋和环境监测、科学实验、教育训练、文化体育、游览、通勤、个人使用等方面的航空活动。民用航空的历史可追溯到航空器诞生之初,但是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才形成行业规模,到20世纪50年代,在航空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取得了巨大进展,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分。航空运输以其快速、安全的特点成为交通运输中发展最快的部门之一;通用航空在各行业的广泛使用,使时间节省、工作质量提高,还完成了以前无法完成的任务。中国民用航空始于20世纪20年代,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展迅速,2002年航空运输的总周转量达152亿吨公里,占世界第6位;通用航空也具备了相当规模。 ☚ 领空 通用航空 ☛ 民用航空 民用航空使用飞机或其他飞行器从事非军事性活动的空运和飞行。它包括: ❶航空运输,如运送旅客、货物和邮件等; ❷专业飞行,即用飞机进行防治病虫害、除草、施肥、播种、护林、摄影、人工降雨、海上救护等活动。 ☚ 飞机载运率 民用飞机数量 ☛ 00005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