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民法上的诉讼时效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民法上的诉讼时效

民法上的诉讼时效

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不提起诉讼请求保护他的民事权利,即丧失了请求法院依诉讼程序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了一般诉讼时效、短期诉讼时效和最长诉讼时效。
❶一般诉讼时效为2年。《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2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按照这一规定,权利人可在得知自己的权利被侵害的2年内,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权利,否则,如无正当的延长理由,其权利就不再受法律保护。
❷短期诉讼时效期间不足2年。第136条规定:下列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害的。
❸最长诉讼时效期间为20年。第137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此外,第141条规定:法律对诉讼时效另有规定的,依照法律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经济合同法》规定:涉外买卖合同争议的诉讼时效期限为四年。《民法通则》第138条至140条还规定:超过诉讼时效期限,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建立诉讼时效制度的意义在于:
❶有利于稳定社会经济秩序,防止民事财产关系长期出现不稳定状态,保证民事法律关系的正常进行。
❷有利于增强民事法律关系当事人的责任心,促使其及时行使自己的权利,促进民事财产及经济的迅速流转,推进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❸有利于民事纠纷得到及时正确的解决,便于人民法院尽快收集调查案件的证据,防止矛盾激化,以利于提高办案质量和工作效率。

☚ 人身权   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 ☛
0000159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2:2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