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 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1936年6月间,鲁迅为响应中国共产党组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补救“国防文学”在文学思想意义上的不明了性,以及纠正一些不正确的意见,由胡风在《人民大众向文学要求什么》一文中提出了“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口号。后鲁迅在《论现在我们的文学运动》《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中对这一口号作了阐述。鲁迅认为,这个口号是对左翼作家又是对其他进步作家提出的,希望他们继续进行反对法西斯主义,反对一切反动派的血的斗争,并将当时一切斗争汇合到抗日反汉奸的巨流中去,强调无产阶级在建立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这个革命文学口号,对形成和巩固文艺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对加强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作用,对左翼文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都有重大意义。 ☚ 国防文学 《大公报》文艺奖 ☛ 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1936年5月,鲁迅、茅盾、冯雪峰等,根据中国共产党瓦窑堡会议精神,为了推动一直从事革命文学的左翼作家们走到抗日的民族革命战争的前线,提出的文学口号。强调无产阶级在抗日统一战线的领导权。补救了“国防文学”口号在文学思想意义上的不明了性。 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 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抗日战争前夕现代文学口号之一。鲁迅、冯雪峰、茅盾等遵照中国共产党中央瓦窑堡会议的精神,继“国防文学”之后提出,意在促进左翼作家为抗日民族革命战争服务,明确在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文化思想负有领导的责任,以补救“国防文学”内涵的不明了性。1936年6月1日,胡风发表《人民大众向文学要求什么?》一文,首先公开使用了“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 口号。但因他对这一口号缺乏明确、清晰的解释,并有以此取代“国防文学” 口号的意思,故在对方宗派情绪的影响下,产生了对两个口号的激烈论争。在论争中,鲁迅发表了《答托洛斯基派的信》、《论现在我们的文学运动》和《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等重要论文。他强调了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重要性,论述了“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实质、文学意义及其与“国防文学”之间的关系,正确指出“国防文学”对于抗日运动有益,两个口号可以并存。鲁迅的意见,得到双方许多作家的赞同。1936年10月,文艺界各方面代表21人联名发表的《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宜言》,标志着“两个口号”论争的基本结束和文艺界抗日战线的初步形成。 ☚ 国防文学 七月诗派 ☛ 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1936年6月,鲁迅为了促进无产阶级文艺运动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红新形势下继续前进和发展,同冯雪峰等商议提出了“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口号,要求文艺工作者将当时一切斗争汇合到抗日反汉奸的总流里去。并主张无产阶级在建立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过程中,不要“放弃它的阶级领导责任。”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