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民族自治地方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民族自治地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少数民族在本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自治的行政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分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旗) 3级。类型: (1) 以一个少数民族的聚居区为基础而建立。如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等。(2) 以一个大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并包括一些人口较少的其他少数民族聚居区而建立。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3)两个或两个以上少数民族聚居区联合建立。如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有些少数民族可根据民族分布情况,建立几个不同行政地位的自治地方。如回族,除建立宁夏回族自治区外,在甘肃、青海、新疆等地还建立了回族自治州、自治县。民族自治地方的区划和命名,按照该地区的民族成分、民族分布、民族关系的历史和现状以及经济条件来确定。其名称一般由民族名称冠以地名构成。截至1991年底,中国已建立了159个民族自治地方,其中自治区5个,自治州30个,自治县旗),124个。

民族自治地方

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并实行区域自治的行政区域。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自治区相当于省级行政区域,一般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和居住在本区域内的其他民族共同组成。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自治州是行政区域界于省级和县级之间的民族自治地方,是管辖区与行政公署相当的一级国家政权机关,分为县、自治县、市。自治县是相当于县级行政区域的民族自治地方。

民族自治地方

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基础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行政区域,设有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据1990年统计,我国已建立了159个民族自治地方,有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4个自治县(旗)。基本形式有三种:❶以一个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如西藏自治区、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
❷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如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云南省双江拉祜族布朗族佤族傣族自治县;
❸以一个较大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其中包括级别不同的若干较小规模的其它民族聚居区而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又包括有昌吉回族自治州和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无论哪一种形式的民族自治地方都有一定数量的汉族和其它少数民族。这是历史发展形成的,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民族自治地方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4.3%,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自治地方

中国少数民族在本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自治的行政区域。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民族自治地方按民族组成大体有三种类型: 或以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 或以一个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 并包括若干个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建立: 或以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联合建立。有些少数民族,因为聚居地区的不同,可建立几个自治地方。由于中国民族分布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 所以每个民族自治地方内均有一部分或相当一部分的汉族聚居。民族自治地方的名称,除特殊情况外,按照地方名称、民族名称、行政地位的顺序组成。据1984年3月底统计, 中国已经建立了一百一十六个民族自治地方, 其中有五个自治区、三十一个自治州,八十个自治县(旗)。

民族自治地方

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的少数民族在本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自治的行政区域。据1987年6月底统计,中国已建立了5个自治区、31个自治州、107个自治县(包括3个自治旗)。

民族自治地方

民族自治地方

指根据我国的宪法规定,少数民族在自己民族聚居地区建立的各级行政自治单位,其级别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按民族数目进行区别,各自治地方大体有以下三种类型:以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的;以一个大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包括一些人口较少的其余少数民族聚居共同建立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少数民族聚居区联合建立的。其名称一般按大民族的名称为基础冠以地方名称组成。根据1993年统计,全国建有五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4个自治县和自治旗。

☚ 民族区域自治   自治区 ☛
0000004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0:5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