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文艺周刊
北平《京报》副刊。周刊。1924年12月9日创刊,该刊原定名为《劳动文艺周刊》,后被报社擅改为《民众文艺周刊》,1925年6月23日出至第25期时改名《民众周刊》,同年8月4日出至第31期又改名为《民众》,同年11月24日出至第47期后未见刊出。胡也频、项拙、荆有麟、江善鸣、陆士钰主编,1925年6月9日出至第23期时改由荆有麟主编。关于该刊的宗旨,他们在《发刊词》、项拙的《<民众文艺>我见》、《本刊更名之经过及所抱之宗旨》等文中申明:“艺术原是人生的表现”,反对“专以吟月弄花”、“纯粹的艺术”和“为艺术”的倾向。并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提出“民众者自己创造的文艺”一时尚不能做到, “民众所鉴赏的文艺”,也需要“以普及教育为前提”,非一时所能实现;暂时只能把“以民众为主要材料的文艺”作为主要任务。该刊从筹备到创刊,一直得到鲁迅的支持。该刊发表的小说创作主要有:胡崇轩(胡也频)的《希望》、《前夜》,莫瑛的《写信》,荆有麟的《讨债》,尚钺的《繁碎的月光》、叶润皋的《工人的儿子》,允平的《在乡间的一夜》,蕴儒的《冷风之下》等。主要撰稿人尚有鲁迅、刘梦苇、孙伏园、向培良、项拙、江震亚、江声远、休芸芸(沈从文)、陆士钰、姚织芳、李遇安、谷凤田、陈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