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毛诗后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毛诗后笺 毛诗后笺诗经注本。三十卷。清胡承珙(1776—1832)撰。胡承珙,字景孟,号墨庄。安徽泾县人。嘉庆进士,官至台湾兵备道。著有《仪礼古今文疏义》、《尔雅古义》、《求是堂诗集》等。晚年因病辞官返乡,专心著述,以十馀年心血,写成《毛诗后笺》。病中仍著述不辍,写完《鲁颂·有駜》而竟绝笔。《泮水》以下各篇,由友人陈奂续成。《毛诗后笺》旨在申述毛义,凡《郑笺》有失毛义者,胡氏必广征博引,加以辨正,以申《毛传》之说。当时汉学与宋学已壁垒分明,汉学占压倒的优势,宋学很少有人研求,胡承珙在笺注中,常能吸收宋元学者的正确疏解,证成己说。至于名物训诂,及与三家诗文有异同者,务求剖析精微,折衷至当。因而他的诗学著作,具有求实精神。就其研讨《诗经》的观点、方法及援引论据而言,与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往往不谋而合,殊途同归。《毛诗后笺》有清道光十七年(1837)刊本,曾收入《皇清经解续编》。另外,有《墨庄遗书》本和清光绪十六年(1890)广雅书局刊本。 ☚ 读风偶识 毛诗传笺通释 ☛ 毛诗后笺诗文注。 清胡承珙(1776—1832)撰。三十卷。承珙字景孟,号墨庄,安徽泾县人。嘉庆进士,官至台湾兵备道。后因病归家,专心著述。有《仪礼古今文疏义》,《尔雅古义》、《求是堂诗集》等。此书志在申述毛义,故“从毛者十之八九,从郑者十之一二。”(胡培翚《胡君别传》)凡郑笺有失毛旨处,必依本经或其他资料考释正之,诸儒注诗凡与毛传意义相通者,皆旁征博引以益之。反之则持批判态度。此书未终篇而卒。《泮水》以下各篇由友人陈奂续成。有《皇清经解续编》本,《墨庄遗书》本,光绪十六年(1890)广雅书局刊本。 毛诗后笺三十卷。清胡承珙(1776—1832)撰。承珙字墨庄,安徽泾县人。嘉庆十年 (1805)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转给事中,嘉庆二十四年(1819)授分巡福建延建邵道。此书大都申毛传之义,其未完者,泮水以下由陈奂所补。书中所述可采者甚多,然亦存在违序违传以至违经之处。该书有道光丁酉(1837)孟冬求是堂刊本,光绪十六年 (1890)广雅书局刊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