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毛发检验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毛发检验

人体表面除少数部位外均生长毛发,各部位毛发又依人种、民族和个体不同而呈现差异。人毛发不断生长和脱落,毛发检验能得到很多有关信息,成为有用的物证。对毛发可作形态学检验,进行色泽比对,结构观察,有机成份和无机元素分析,毛发血型和性别检验。对某些金属性毒物的中毒案件,也可以通过毛发检出毒物。还可对毛发的损伤及断端进行观察,对致伤凶器做出推断。对毛发附着物和染发剂亦有必要作出分析。对于发案现场得到的毛发,均应分别提取包装,同时提取受害人的毛发进行检验,要确定是否人发,来源于人体哪一部位,毛发生长期限;并测量毛小皮、皮质和髓质,测量长度、直径、毛根等;观察有无损伤和附着物,以及是否受热变形等。必要时应依照相记录。有条件者可做毛发微量元素分析,根据毛发的生长、毛发外形和组织结构变化,可以推断人体的大概年龄范围。

毛发检验

由于毛发容易脱落遗留在现场,且其理化性质稳定,在高度腐败的尸体上,仍可测定其血型。检验时主要解决是否为毛发,人毛还是动物毛,何部位的毛,遗留者的性别、年龄、职业、自然脱落或暴力拔取等。

毛发检验

毛发检验

毛发是重要的物证之一,因为:
❶体表各部除手掌及足跖外均生长着毛发,不同种属的动物毛发各异,身体上不同部位的毛发亦各有其特征。
❷毛发由角蛋白组成,能抵抗腐败,不易毁坏,长期保存原形。
❸毛发生在身体表面,机械或热等外力作用于身体时,毛发首先受损伤,若脱落又可长期残留于现场。
❹一段 (2~4cm)毛发即可鉴定血型(若有毛根或毛囊,还可判断性别),是个人识别的重要依据。因此,在殴斗、凶杀、强奸或盗窃等案件中,必须在现场、凶器、车辆或其他致伤物体,被害人衣服、身体或手中,罪犯衣服或其他物件上细心寻找毛发,据以判断死者与致伤物体的关系或揭露罪犯。尸体腐败后,可采取毛发测定死者血型。
法医学上对于毛发或疑似毛发的纤维作检验时,一般要解决下列问题:
❶是毛发还是其他纤维。
❷如系毛发,是人毛还是动物毛。
❸如系人毛,是什么部位的毛。
❹毛发是谁的。其性别、年龄、职业,血型,有无染发,剪发后的时日。
❺是自然脱落的,还是暴力拔取的。有无其他损伤。
毛发与其他纤维的鉴别 毛发的主要成分为角蛋白,对水、酒精、稀酸或盐类抵抗力强,对碱抵抗力弱。角蛋白含3~5%硫,燃烧时发出特有臭味。毛发有特殊的形状、颜色、光泽、弹性和结构,可分毛根、毛干、毛尖三部分。毛根始端膨大处为毛球,包围毛根的皮肤组织称毛囊。显微镜下可见毛小皮、皮质及髓质三层。
其他纤维,有植物纤维(如棉、麻)、矿物纤维(如石棉)及蚕丝等天然纤维以及人造棉、人造毛、人造丝、玻璃纤维等人造纤维,其共同特点是表面无横向纹理、无皮质、髓质之分。植物纤维一般仅有纵走的小皱襞,两端细;合成纤维的断端多为直角切断,均易与毛发区别。此外,植物纤维易溶于硫酸(1:1),再加α-萘酚醇液,呈深紫色;动物纤维则否。植物纤维易燃,燃烧后无臭味,而动物纤维难燃,燃烧时发出臭味并卷缩,在10%氢氧化钠中溶解,加苦味酸容易染色,也可与植物纤维区别。
某些案件,在现场被害人身上遗留有罪犯的衣服纤维,或者罪犯身上附有被害人的衣服纤维,均为重要的物证。在一定场合,对案件的侦破能起决定性作用。故也应仔细寻找,进行显微镜检查。必要时作化学检查,以便确认纤维特征,并与可疑织物作对比检查。

毛干结构(上端指向毛尖)

左:立体观右:纵切面1.髓质 2.皮质 3.毛小皮 4.色素颗粒


人毛与动物毛的鉴别 检材证实为毛发后,便要鉴别是人毛还是动物毛,可直接用显微镜或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查,也可作横断切片后镜检,还可利用特殊检查法(如毛小皮印痕)。其鉴别要点如下:
髓质: 位于毛发的中央,由退化的多角形上皮细胞残渣组成,排列松弛,其间有气室,含空气。人毛的髓质不发达,常呈断续状,有时缺如(毳毛,毛尖部位),占毛干直径的1/3以下,通常1/4~1/5。动物毛的髓质一般较发达、均匀,呈连续状直至毛尖,髓细胞境界明显,常占毛干直径1/3以上。
皮质: 位于毛干中层,由长纺锤形角化细胞组成,沿毛发长轴排列。细胞内部是角化纤维束(macrofibril),束间有残余的细胞成分,如黑色素颗粒、蛋白质、核残余等。人毛的皮质较宽,占毛干的大部分。作毛发的横断切片,可见色素颗粒多集中于皮质的外层,毛尖部色素明显减少。动物毛的皮质较窄,一般只占毛干的一半或不到一半。色素颗粒多集中于近中心部位,这是大多数动物毛的特点,猕猴毛虽其髓质同人一样也不发达,但皮质色素仍在向心位置。
毛小皮: 毛小皮在毛的最外层,由角化的无核扁平细胞组成,细胞呈鳞片状,互相重叠,游离端指向毛尖。毛小皮纹理可制作毛小皮印痕检查之,即将经酒精乙醚洗涤过的毛发压在硝酸纤维片上,滴加乙酸丁酯,挥干后,毛发自然脱落,硝酸纤维片即印有毛小皮印痕,置显微镜检查。人毛的毛小皮鳞片薄,毛小皮印痕的纹理呈较细而不规则的波浪形横纹。动物毛的毛小皮鳞片较厚,毛小皮印痕的纹理呈粗锯齿状或斑纹状。
由于有些动物毛的个别特点与人毛相似(如牛、马的毛髓质常较窄,也可缺如),故应从整体特点谨慎区别。有时还需确定是何种动物的毛 (如盗窃家畜案件及判断死者或罪犯的职业或习惯),可将送检毛发与已知的各种动物毛的标本进行对比检查,根据形态特点,一般不难鉴别。
毛发部位的鉴别 根据毛发的长短、粗细、色泽、末端特征,横断面的形状、髓质的位置(正中或偏心),表面附着物等特点加以判断。
头发: 头发是身体各部毛发中最长的一种 (除了蓄胡须的人),但因风俗习惯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如剪平头或光头的人头发也可很短。一般长度在10~100cm(有时达150cm)的毛发多是头发。头发直径在25~125μm范围内,平均75~100μm。我国人头发多呈黑色、黑褐色或褐色,一部分是灰白色。直筒形。毛干的断面呈圆形或类圆形,常有髓质,髓质多位于中心。皮质色素颗粒的粗细和分布较均匀。
胡须: 按毛发自然生长,胡须可长达30cm,但现代男人多刮胡须,所以往往很短。超过10cm的人毛,如果不是头发,便是胡须。胡须较头发粗大,是人体最粗的毛,呈黑褐色,褐黄色或灰白色。毛干断面常呈类三角形,平均直径125~159μm,皮质色素颗粒的粗细和分布常不均匀,髓质结构不规则,常较粗大而连续。
阴毛: 长度常为3~6cm,呈弯曲S字状或螺旋状,但也有直的。色黑褐、褐黄或灰白。毛干断面常呈椭圆形,平均直径,男性99~125μm,女性105~150μm。髓质多为连续性,常常偏心,直径可达50μm。阴毛表面有时粘附有精液或月经血。
腋毛: 长度多为1~5cm。腋毛也常呈弯曲,但较阴毛直,毛尖较钝。呈黑褐色,赤黄色或灰白色。毛干断面也呈椭圆形,平均直径,男子79~102μm,女子76~96μm。髓质直径可达38μm。常有擦伤或分裂状。表面附着腋窝大汗腺的分泌物,呈粘胶状。
眉毛与睫毛: 平均长度约1cm,微弯曲,较粗大,毛尖突然变细,表面平滑,髓质粗大。
毳毛: 长3~6mm,细而尖,柔软,无色素,颜色浅淡,微弯或直,无髓质。
毛发的个人识别 根据毛发的形态、粗细、长度、颜色、卷曲或平直,断端情况,毛尖形状(推测理发后日数),色素颗粒,附着物种类,人工染色或褪色,以及毛小皮纹理,皮质性状,髓质结构,横断面情况等各种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但同一人的毛发,即使同一部位的毛发,也可有很大差异,因而测定结果难作肯定结论。目前已能测定毛发的血型、性别,所以进行个体识别时,应首先测定血型、性别,然后根据毛发的形态特征,推定年龄、职业、种族、有无染发、何时剪发等。还可用中子活化分析,测定毛发元素的含量,用电泳分析毛干纤维蛋白及基质蛋白,均可见个体差异。
血型: 毛发的A,B,H血型物质,可用解离试验、混合凝集反应或标记抗体等进行测定。毛发先乙醚脱脂,干后敲或压扁,然后进行血型测定(见“血痕血型测定”),在一定场合有明确的否定价值。近来,也有报告作毛球浸液的淀粉凝胶电泳,测定PGM及PGD型。
性别: 确定毛发的性别,又为个人识别增加50%的否定率。性别测定可根据毛囊细胞或毛根部皮质细胞,测定Y染色质及X染色质 (毛囊用10%醋酸浸10分钟使软化,细胞游离作涂片,毛根则用石蜡包埋,作纵切片。然后染色(见“血痕性别测定”)。若毛发无毛根,则可用化学测定法(毛发经氢氧化钾处理后析出硫离子,可还原亚甲蓝至无色,由于男性毛发所含胱氨酸及硫量较女性为多,故褪色时间较短)。此外,过去所用的形态学检查法也可供参考。例如男子的头发一般较女子为密,粗而硬,颜色也较深,我国男子头发一般比女人头发短。久不剪发的女子,并勤于梳篦者,毛发尖端可分裂成树枝状。成年人毛发的性质及分布也与性别有关,男性有胡须,而女性的面毛呈绒毛状。女性阴毛上界水平,但有许多例外。女性阴毛常比男性粗,女子睫毛也较男子粗而长。
年龄: 主要依据毛发的生长及随之而发生的毛发外形和组织结构的差异,加以推断。人的胎儿及新生儿的体毛是完全平均地分布于躯干上,细软不显眼,常无色素,无髓质,毛小皮鳞片柔软,纹理较成人毛发简单。某些局部聚集的毛发,如头发、眉毛及睫毛在胎生期已发生。随着年龄之增长,胎毛逐渐被较粗的毛所代替,常有色素及髓质,有较复杂的鳞片。新生儿头发细、无髓质,毛小皮纹理不明显,生后一星期逐渐变为明显。3岁左右时,头发比成人细,断面直径很少超过80μm。
青春期开始毛色变黑并生长阴毛及腋毛,最初较细、柔软、卷曲,后来逐渐变粗,有色素及弹性。身体继续发育,面毛、四肢及躯干毛逐渐增加,变粗。而头发可在20岁后开始减少,妇女停经期常丧失腋毛而增加面毛。随着年龄之增加,毛发变灰白色并变细,但这与遗传、疾病及精神状态有关。如营养不良、溃疡性结肠炎等病人头发变淡或呈红色,病愈时可恢复原色。长期暴露于强阳光下可对毛发起漂白作用。
职业: 根据毛发表面的附着物,如面粉、木屑、煤渣、糠皮、棉絮及颜料等,可以推测从事何种职业。
种族: 头发的形态有种族性遗传,黑种人的头发呈密螺旋状,软毛状,黑色或深黑褐色。横切面似扁椭圆形。黄种人的头发是长而直,如圆筒形,呈黑色、褐色或黄色。白种人介乎黑种人与黄种人中间,多呈波浪状。
染色或脱色: 一般用有机色素或金属色素进行毛发的人工染色,染色毛发在紫外线照射下,发各种荧光,而无自然毛发的亮蓝色的光泽。人工色素用过氧化氢漂白,色泽不变,而自然毛发则可被褪色而变黄褐或灰色。染色毛发的横断面标本可见色素颗粒附在毛小皮外缘,浓度由外向内逐渐变弱,而自然毛发的毛小皮无色素,色素颗粒主要位于皮质细胞间隙。取毛发约1cm置于表面皿内,加10%氢氧化钠,5分钟后,加少量连二亚硫酸(dithionite)钠盐少许,放置10分钟左右,人工着色者脱色,自然头发无变化。
人的头发每日生长约0.2~0.3mm,胡须每日生长约0.4mm,故可根据毛发染色或漂白的部位(距离毛球的长度),估计染色或褪色处理后的经过时间(同样,如砷中毒时,可分段测定毛发上含砷部位,以估计服毒时间或次数)。
毛发上损伤痕迹检查 确定被检毛发是自然脱落还是因暴力脱落,有时很重要。主要依据毛根和毛囊的情况进行判断。毛发有一定的生存期(头发约2~5年,阴毛、腋毛、胡须约7~10个月,眉毛和耳毛仅3~5个月,每日脱落毛发总数约30~120根),毛发停止生长时,毛球逐渐萎缩,并与毛囊分离,被新生的毛发推出而脱落。因而自然脱落的毛发,其毛球细胞角化而萎缩,呈棍棒状,下方闭锁,无毛囊附着。而有生活力的毛发被暴力拔取或撕落时,其毛根外面常附有毛囊的残片,毛球湿润,膨大毛球下端呈开放状(毛乳头的凹窝)或呈沟状弯曲。但已老化的毛还未脱落时被拔取,则也见棍棒状毛球,并有毛囊附着。自然脱落与暴力拔取毛发还可用颜色反应区别之,将检材置于纯酒精乙醚等量混合液浸泡,除去脂肪,用5%醋酸锌固定5~10秒钟后,蒸馏水洗净,浸于5~10%亚硝基铁氰化钠溶液中10~30秒钟,经纯酒精脱水后,树脂封固。拔取毛在毛球及附近未角化的毛根部呈鲜红色,而自然脱落毛则无此反应。成熟而未脱落的毛发被拔取时,则呈弱反应。因为非角化毛根含巯基化合物,能被亚硝基铁氰化钠作用而成红色。
判断理发情况: 可根据毛尖状态估计,未剪的毛尖端尖细,无髓质。但末端反复受损时,可破坏毛小皮,以致皮质暴露,皮质纤维散乱。人的腋毛及阴毛的末端,常呈这种形态,经常梳篦的毛发也可见同样外观。新剪头发的断端呈钝角状或锯齿状,日久逐渐变圆、尖。如儿童在理发后10日断端不平滑,15日仍呈角状,20~25日渐呈弧形,50~60日半圆形,65~80日呈稍隆突的半圆形。
检查有无其他损伤:
❶机械性暴力: 毛发有很大的弹性,但超过其弹性限度则可拉断。强力拉断的毛发,断端不规则呈纵行分裂状。头发受钝器打击时,可将毛干压榨而成扁平、变宽、断裂,甚至皮质纤维分裂,断端不齐。若被锐器切断,则断端整齐、锐利。剪刀或理发推子剪断时,断端呈锯齿状或阶梯状。
❷温热:毛发加热后逐渐变色,200℃以上变黑褐色,白发者呈黄色红色,而失去光泽,火烧至190℃则使毛发角质膨胀、熔融,而出现汽泡,首先在髓质,随后波及周围。至240℃卷缩,300~400℃则炭化。在250~500℃液体中则变色卷缩,失光泽,但不出现气泡或炭化。火器损伤,近距离射击时也可发生气泡或烧焦,甚至留有火药烟灰和颗粒。烫发是在温热状态头发变形,然后硬固,长久呈波浪形,相当稳定。相反,黑种人的螺旋或卷曲状头发也可人工拉直。因而必须区别是原形还是人工变形。后者可见皮质小裂缝或气泡,纤维急剧扭曲并呈一定角度。经常重复者可使毛发容易碎断,弹性明显下降。
☚ 混合斑检验   指甲检验 ☛
毛发检验

毛发检验inspection of hair

法医物证检验之一。在刑事侦查中对发现的毛发进行检验。杀人、强奸案现场或死者手中发现的毛发及附在可疑凶器上、死者衣物上、嫌疑人身上的毛发,均应提取检验。要求查明:人毛发还是兽毛;若是人的毛发则须查清是何部位的,是自然脱落还是暴力拔下的;毛发上有无损伤,属何性质,是何种分泌型物质及其与性别、年龄、职业的关系。

☚ 马太效应   迷信 ☛
0000140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7:5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