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Guǎn《中国姓氏辞典》收载并注此音。其注据 《半月谈》1992年第18期称: “明代有记载,今台湾竹市仍有此姓。”未详其他。 毕 毕bì❶小网长柄的捕鸟或捕兔器物。参见 《什器篇》[毕]条。 ❷天毕星。二十八宿之一,共八星,其排列形似捕猎用的毕。《小雅·大东》六章:“有捄天毕,载施之行。”朱熹《集传》:“天毕,毕星也,状如掩兔之毕。”《小雅·渐渐之石》三章:“月离于毕,俾滂沱矣。”毛《传》:“毕,噣也。月离阴星则雨。”《尔雅·释天》: “噣谓之毕。”李巡云:“噣,阴气触起,阳气必止,故曰毕。毕,止也。”《史记·律书》:“北至于浊,浊者,触也。言万物皆触死也,故曰浊。”噣、浊、触,义同。孔《疏》:“以月为毕所离而雨,是阴雨之星,故谓之阴星。”离,通“丽”,掩。 ❸皆,尽,都。《小雅·无羊》三章:“麾之以肱,毕来既升。”《尔雅·释诂》: “毕,尽也。”朱熹《集传》:“肱,臂也。既,尽也。升,入牢也。其羊训扰从人,不假棰楚,但以手麾之,使来则毕来,使升则既升也。”马瑞辰《通释》:“《列子》:‘百羊而群使,五尺童子荷棰而随之,欲东而东,欲西而西。’即此诗二句之谓。升,盖谓升入高处,非入牢之谓也。” ☚ 轨 过 ☛
毕 毕小网长柄的捕猎器物。《小雅·鸳鸯》一章:“鸳鸯于飞,毕之罗之。”毛《传》:“鸳鸯匹鸟,太平之时,交于万物有道,取之以时。于其飞乃毕掩而罗之。”孔《疏》:“《释器》云: ‘鸟罟谓之罗。’ 《月令》云: ‘罗网毕翳。’注云: ‘网小而柄长谓之毕,毕、罗异器,故各言之。’ 《大东》传云: ‘毕所以掩兔。’ 彼虽以兔为文,其实亦可取鸟。故此《鸳鸯》言‘毕之’也。罗则张以待鸟,毕则执以掩物,故言毕掩。” ☚ 戎车 竹闭 ☛ 毕读音b·i(ˋ),为i韵目,属i—er韵部。卑吉切,入,质韵。 ❶完;完毕;完结。 ❷全;完全。如:真相毕露。 ❸古代用以捕捉禽兽的长柄网。 ❹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❺姓。 上一条: 䏶 下一条: 畢 毕〔bi〕ncad: 说~。pudncad. 毕生 〔bi sheng〕ad reux. 毕业 〔bi ye〕 bil niel. 毕畢ㄅㄧˋbì二1844①副非常;十分;极。吴语。上海〖 〗。衣裳~挺挺括‖会场里~静。上海松江:池塘里水~清‖课堂里~静无声。②名缫丝车下的绳索。古方言。《方言》第九:「车下铁,陈、宋、淮、楚谓之~。」晋郭璞注:「(车),鹿车缫丝车也。」清钱绎《笺疏》:「《玉篇》云:『紩,索也。古作铁。』据此,紩乃本字,铁其假借字也。」   毕bi❶完成,结束。同义合成词:“完毕”。李朝威《柳毅传》:“洞庭君览~,以袖掩面而泣。”(览:看。)《后汉书·郭太传》:“三年业~,博通坟籍。”(业:学业。坟:经典著作。)《荀子·议兵》:“以守则固,以攻则强,令行禁止,王者之事~矣。”(以:用来。) ❷全,都。成语:“原形毕露”。《后汉书·吕布传》:“不过旬月,军粮~尽,击之可破也。”《史记·太史公自序》:“天下遗文古事,靡不~集。”(遗文:传留下来的著作。靡:没有。) 毕畢bì❶完成;结束 △ 说~|~业。 ❷全部;完全 △ ~生|群贤~至。 ❸姓。 毕畢❶全部;完全:~生︱锋芒~露︱原形~露︱凶相(xiang)~露。 ❷结束;完:~业︱~命︱礼~︱完~︱~其功于一役。 ❸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 ○~恭~敬(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毕bì❶ 完成,完工:毕其功于一役。 ❷ 全部:毕露|嘉宾毕至。 ❸ 姓。 毕bì程度副词,相当于全,尽。《七谏·怨世》:“羌两足以毕斫。” 毕bi毕竟 毕力 毕露 毕命 毕生 毕肖 毕业 毕姻 毕志 哀毕 礼毕 默毕 完毕 毕业式 毕恭毕敬 毕力同心 毕力以赴 毕生不忘 毕业典礼 毕业证书 锋芒毕露 原形毕露 毕其功于一役 毕bì❶ 完结;终结:当下李纨、迎、探等姊妹们亦也来定省~,各自归房无话。 (七·162)说话时,刘姥姥已吃~了饭,拉了板儿过来,舔舌砸嘴的道谢。(六·145) ❷全;尽:倏尔神鬼乱出,忽又妖魔~露。(十九·404)那媳妇越浪,贾琏越醜态~露。(二一·474)
毕bì古代名物 > 天象類 > 天體部 > 二十八宿 > 畢宿 > 畢 畢 bì 毕bì旧时北京收售旧货行谓数目九。参“土、月、姚、黄、钗、标、芝、庄、毕、土”条。 罢、毕;开、启、兴○罢bà(动)停止:~休|~考|~演|~工|~市|~课|~教|~手|欲~不能|善~甘休。 ○毕bì(动)完结;完成:礼~|~业|说~|完~|饮弹~命|~其功于一役。 ●开kāi(动)开始:~学|~张|~课|~演|~场白|~业|节后~市|月底~工。 ●启qǐ(动)开始:~动|~用|~行|~航|~运|~碇|~动马达|借端~衅|择日~程。 ●兴xīng(动)开始;发动:破土~工|捐资~学|~兵讨伐|~师问罪|~师动众|方~未艾|百废俱~|大~土木。 毕bì〖动词〗 结束,终止,完毕(10)。《单子知陈必亡》:场功未毕。——打麦场上的农事还没结束。《阿房宫赋》:六王毕。——六国完了。《冯煖客孟尝君》:收毕矣。——收完毕了。
毕bì〖副词〗 表示统括。可译为“全部”、“完全”、“都”等(9)。《郑庄公戒饬守臣》:郑师毕登。——郑国的军队全部登上了城。《屈原列传》:靡不毕见。——没有什么不完全表现出来。《兰亭集序》:群贤毕至。——许多著名人士全部到齐。 毕畢bì❶ 打猎用的有长柄的网。《庄子·胠箧》:“夫弓弩~弋机变之知多,则鸟乱于上矣。”(弩:一种用机械力发射的弓。弋:指带绳子可以收回的箭。知:智。) ❷ 用长柄网捕获。《诗经·小雅·鸳鸯》:“鸳鸯于飞,~之罗之。”(罗:用网捕。) ❸ 完毕,结束。《鸿门宴》:“寿~,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❹ 全,都。《战国策·齐策四》:“责~收乎?”(责:债款。)贾谊《论积贮疏》:“政治未~通也。” 毕*畢bìB1CF ❶完;结束;终了:事~/礼~/他中学~业了。 ❷尽;全部:凶相~露/~恭~敬/群贤~至。 ❸古时田猎用的一种长柄网,也指用网捕取禽兽:鸳鸯于飞,~之罗之(《诗经》)。 ❺〈文〉灵活;敏捷:避难不~/体便轻~。 ❻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❼古代写字的竹简。 ❽古国名,故地在今陕西西安西北。 ❾姓。 捕捉 捕捉捕(~鸟;~兽;~打;~杀;捕取;捕拿;猎捕;行~;捞~) 捉(~鸡;~蛇;~取;捉搦) 抓(~猫;~鱼;~贼;~人) 打(~鱼;~鸟) 抾 搏(捽搏;狮子~兔) 擒(擒拿;擒捕;擒捉) 逮(逮捕;~鸟;~老鼠) 拿(捉拿) 取(猎取;狩取) 擭(~猢狲) 挐 罗网 罗罔 揽执 钓罗 执索 执搏 攫拏 捕捉活物:捕生 捕捉野生动物:捕猎 捕捉禽兽:打(~鱼) 采猎 猎取 猎取野鸡和兔子:雉兔 打猎,捕捉禽兽:猎(~食;~兽;~虎;围~) 捕捉和打捞:捕捞 渔捕 纵鹰隼捕捞:飞放 捕捉或寻找食物:猎食 用网捕捉:网(网罗;~鸟;~雀;~兽;撒~;设~;布~) 毕掩 用网捕鸟:罗毕 设网捕捉:张捕 张设罗网以捕鸟兽:罗(罗致;罗鸟;张罗) 用长柄网捕兽:毕(~罗) 用绳索绊取野兽:羂 用竹笼捕猎:罩 用罨捕取:罨 采摘捕取:采捕 追赶捕捉:追捉 追逐捕捉:驰捕 拦截捕捉:遮罗 搜索捕捉:罗捕 引诱捕捉:诱捕 诱获 围住捕捉:围捕 兜捕 捕捉并杀死:捕杀 捕击 收夷 (用网或其他工具捉住:捕捉)
另见:猎具 网具 渔具 捉拿 动物 鱼 ☚ 捕捉 捕鱼 ☛
完成 完成完 成(成毕;讫成;获成;果成)襄(共~义举) 蒇 竣 就(果就) 登 毕(毕手) 遂 竟(未~之业) 备究 动作的完成:下(打~基础) 落 表示完成:着(点~;睡~) 掉(烧~;扔~) 好(办~;计划~) 得(菜~了) 出来(救~) 表示就绪、完成:就(点~) 表示接近完成:垂成 表示已经完成:了(吃~;用~) 过(去~) 喽(吃过~) 矣(舟已行~) 业以 表示动作、变化完成或达到某种程度:已(已经;~以;业已) 早就已经完成:早就 早先 早经 早已(早已经) 具成,完成:该成 自己完成:自了 最后完成:卒底于成 完成很容易:覆杯 匆促完成:急就 进展快,有把握按时完成:计日程功 立即完成:立成 尽快完成:极卒 在短期内迅速完成:速成 速就 在短时期内迅速地完成某项工作:闪击 很快就可以完成:计日而成 很好地完成帝王赋予的使命:振扬休命 一口气完成:一呵而就 继续完成:续成 继成 (按照预期的目的的结束:完成)
另见:事情 工作 结束 ☚ 完成 事情完成 ☛
网具 网具网(网罗;网罟;鱼~;鸟~;细~;拖~;围~;罝网;罗网) 纚 罘罟 截捕禽兽的用具:罗落 罗络 捕鸟网:罗(雀罗) 罨 罿 罻(~罻罗) 罝 罦 捕鸟或捞水草、河泥的工具:罱 设在屋檐下防鸟雀来筑巢的金属网:罘罳 罦罳 高张的鸟网:飞罕 捕鸟的长柄小网:罕 捕鸟的大网:云网 捕兽网:罘(罘罕;罘网) 罠 罝(罝维;罝罗;罝罘;罘罝) 缳 捕兔网:蹄 兔网 捕捉鸟兽的网:罥 罝罦 罦罝 捕捉老鼠、雀鸟等的工具:弶 捕猪的网:羉 蜘蛛织的网:蛛网 蛛罗 蛛绳 雾丝 丝窠 蛛网与灰尘:蛛尘 蛛煤 蛛丝煤尾 蜘蛛在露天所结的网:露网 铁丝编成的网:铁网 一种有机关的网:罦(罦置) 田猎用的长柄网:毕 高张的罗网:高罗 高入云天的网罗:云罗 小网:罻(罻罗) 巨网:鸿罿 比喻搜刮财物的大网:鲸罟 细密的罗网:繻 襦 微罟 细网 网眼:网目 纮目
另见:鱼网 蛛丝 ☚ 猎具 渔具 ☛
全部 全部全(全个;全般;全体;全副;全量;全套;全付;全班;全数;全盘;全然;大全) 整(整整;整个;整体;整部) 合(合盘;合计;~家;~村) 阖(~第) 浑(浑全;~身是劲) 总 通(通通;通同;通统;通体;通盘;通共;通计;通总;通数;通类;通前彻后;通前澈后) 满(~碗;~身;~面;满盘;~打~算;~门抄斩) 统(统统;统通) 毕(原形~露) 一(一起;一总;一切;一皆;一概;一体;一并;一是;一古脑儿;一股脑儿;一股拢总)俱(一应~全;面面~到) 佥(~同) 胥(万事~备) 均(~安;~好) 举(~国;~家) 概(~数) 扫(扫地;扫数) 尽(尽尽;尽底;尽行;尽皆;尽多;尽都;尽数;罄尽) 竭 纯(~粹) 镇遍(~地;~体) 顿(顿自;顿然) 应(一应) 净 绝 浑(~身) 所有 诸有 不遗(~余力)囫囵 齐齐 种种 诸余 连根 倾巢 连头搭脑 百分之百 全部、总共:兠肚连肠 表示全部:尽 皆(悉皆;咸皆;尽人~知) 悉(~数) 咸(老少~宜) 毕 具 侪 偕 备(关怀~至) 全(完全;全然;纯全;十全) 都(都卢) 率 类 了(~无长进;~不相涉) 断(~无此理)干净 纯然 纯粹 十成 一定 根本(~不理) 绝然 浑然 简直 通身 彻梢 统统 统通 表示整个,全部:连头带脑 连头夹脑 连头接脚 连头连脚 连头搭脑 完全、十足:彻头彻尾 彻首彻尾 表示完全、十足的意思:不折不扣 某范围内的一切:凡(~是) 是(都~;总~) 连(~人带马) 事物的全部:体(总~;整体;一体;全体;统体) 全豹 一切物质的总体:宇宙 世界 形成的整体:个儿(论~买) 结合紧密,不可分裂的整体:铁板一块 全部一起:趸(~批;~数) 全部,无遗留:连汤带水
另见:数量 总括 齐全 ︱部分 ☚ 全部 包括 ☛
齐全 齐全齐(齐备;齐楚;齐整;齐截;齐齐整整) 全(全乎;周全) 完(完全;完备) 赅 备(备完;备具;备体;该备) 具(具备;毕具) 毕 庀 十 大成 完美齐备:美备 精美齐备:精备 齐备而详细:该密 样样齐全:无一不备 很齐全:应有尽有 一切该有的都有了:一应俱全 样样俱全,什么都有:十相俱足 各种各样的东西都齐全:色色俱全 各方面都齐全,没有遗漏:面面俱全 (事物的部分、品种应有尽有:齐全)
另见:具有 完全 完美 ☚ 齐全 完备 ☛
结束 结束结(结末;结抹;结局;结绝) 卒(~业) 完(完结;完毕;玩完)毕(毕了;~业;礼~) 了(了完;了局;了手;了帐;了账;了当;了办;了毕;了落;了结;了绝;了收;了休;了得;了场;了清;终了) 讫(讫已;讫毕) 竟(终竟;究竟) 利落 备究 终止 罢散 落场 开交(不可~)落台 过场 表示结束:好 休(~会;~业) 过(去~;吃~) 到规定的时间结束:下(~班;~课) 按预期的目的结束:完成 热闹场面和好景结束:曲终人散 自然地了结:自了 全部结束:一了百了 一了百当 最后结束:终结 终斩 宣告结束:告终 没有结束:未(未了;未竟) 没有结束的时候:没完没了 拖泥带水,没能了结:不了不当 不了不结 没有好收场:没下稍 没下梢 没下鞘 (发展或进行到最后阶段,不再继续:结束)
另见:完成 做好 ☚ 结束 结束事情 ☛
总括 总括总(总共;总合;总计;括总;兼总) 包(包括;包举) 统(统统;统共;统括;统纪;统总;笼统)综(综括;综摄;该综) 蔽 共(共计;~有;一共;统共;拢共;通共;满共) 毕 合(合共;合计) 拢(拢总;拢共) 通扯 通类 一括 浑括 通约 通晐 最凡 猥计 表示总括:总(~共;~计;~之) 诸 均 都(全~;大~) 总括全部:概赅 总括一定范围内的全部:凡是 都凡 大凡 但凡 应是 总括起来说:总而言之 总而论之 总而括之 统而言之 究而言之 括以一言 说来道去 说来说去 蔽以一言 一言蔽之 一言以蔽之 总而言之,简要说来:要而言之 要而论之 总括性的话:一言抄百总 表示下文是总括性的话:总之 总括性用语:归根到底 归根结底 归根究底 归根究袛 归根结蒂 充类至尽 充类以尽 九九归一 九九归原 包孕总括:孕括 (总的包括:总括) ☚ 包括 包含 ☛ 毕 179.毕(p2114.3)义项一,释文云:古代用以捕捉禽兽的长柄网。《庄子·胠箧》: “夫弓弩毕弋机毕之知多,则鸟乱於上矣。”《诗·小雅·鸳鸯》: “鸳鸯于飞,毕之罗之。”疏: “罔小而柄长谓之毕。” 按:释文失误者二: 一、书证引文不确, 《庄子·胠箧》之“机毕”当是“机变”之误,乃蒙前“毕弋”之毕而讹也。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于此云:“李云: ‘兔网曰毕,缴射曰弋,弩牙曰机。’” 二、释义未安。依书证《诗·小雅·鸳鸯》“毕之罗之”用例,见出仅释作“用以捕捉禽兽的长柄网”,仍觉义有未尽。当引《诗》之后补出《毛传》: “于其飞乃毕掩而罗之。”从而补释曰: “后亦为动词,指捕鸟兽。”如此,则既见释义完备,又显得释义有据。 ☚ 申证 异口同声 ☛ 毕畢bì卑吉切,入质。 ❶打猎用的有长柄的网。《庄子·胠箧》:“夫弓弩~戈机~之知多,则鸟乱于上矣。” ❷简札,书籍。见“佔毕”。 ❸用毕猎取。《诗·小雅·鸳鸯》:“鸳鸯于飞,~之罗之。” ❹完毕,结束。《史记·廉颇蔺相如传》:“~礼而归之。” ❺竭尽。《列子·汤问》:“吾与汝~力平险。” ❻副词。全,都。林嗣环《口技》:“众妙~备。” 毕姬姓。故城在今咸阳北毕原。为周武王封毕公高的封地。 毕 毕西域归化姓氏。隋唐时中亚毕国人来华经商定居者,多以毕为姓。 ☚ 米 石 ☛ 毕bì❶完结,完成。如:毕业,完毕。 ❷完全。如:毕露无遗;毕生。 ❸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毕 毕周代诸侯国。姬姓。始封之君为周文王之子毕公高。在今陕西咸阳北,又称毕原或毕陌。今长安县西北郭杜镇一带亦称毕,为周文王、周武王、周公的陵墓所在地。《史记·周本纪》武王上祭于毕,周公葬毕即指此地。 ☚ 杜 申 ☛ 毕(畢)bìⅠ (完结;完成) finish;complete;terminate;conclude:礼 ~ after salute; 事已完 ~ sth. is completed [done];阅 ~ 请放回原处。 Please replace after reading. Ⅱ 、 [书] (全;完全) all;altogether;completely;fully: ~ 至 all people arrive;all birds flock to a place;~ 世 whole life;for life; 真相 ~ 露 show [reveal] one's true colours [nature] Ⅲ ❶ (二十八宿之一) Bi,one of the lunar mansions ❷ (姓氏) a surname:~ 升 Bi Sheng ◆毕恭毕敬 reverent and respectful;displaying full courtesy;extremely deferential;in humble reverence;showing great politeness;showing great respect;with the utmost deference; 毕加索 Picasso; 毕竟 after all;all in all;when all is said and done;in the final analysis;in the long run; 毕其功于一役 accomplish the whole task at one stroke;achieve sth. at one stroke;bring work to completion; 毕昇 Bi Sheng (?-?1051,the inventor of typography in ancient China); 毕生 all one's life;lifetime;lifelong; 毕业 graduate;finish school 毕(1)地名。见包山楚简44、140简。地望不详。(2)楚方言。《方言》卷9:“车下铁,陈、宋、淮、楚之间谓之毕,大者谓之綦。”钱绎注:“车”指繀车(缫丝车);“铁”通紩,指绳索。 毕bì❶毕恭毕敬
❸丑态毕露|殚智毕精|锋芒毕露|箕风毕雨|群贤毕至|水陆毕陈|纤毫毕现|凶相毕露|原形毕露 毕畢bì(6画)
  【提示】匕,起笔的撇与竖弯钩相接、不出头,不要错写成相交、 出头的;位于字或部件的左边时,起笔的撇改横,末笔的竖弯钩改竖提。 *毕(畢)bì6画 比部 (1) 完结; 完成: ~业|礼~|完~。 (2) 星宿(xiù)名,二十八宿之一。 (3) 〈书〉 副词。全;完全: ~力|原形~露。 毕畢bì繁体作“畢”,古代会意字。上从田,下从捕鸟或小兽的带柄的网类器具。网捕动物有掩盖义。引申为完毕义。“毕”字形是现代群众造的。从比,下边留原字下部,是准形声字。用于完、完结义。组词如:毕竟|毕业。又引申为完全。如:真相毕露。 毕畢★繁◎常★常
bì表意,甲骨文、金文、小篆从田,田为田猎,下象打猎用的长柄网具形,隶定为“畢”。本义表示用于打猎的一种长柄网,假借为完结、副词(相当于“全、都、完全”)等。近代俗字、《简化字表》简作“毕”,形声,从十,比声。 【辨析】 ❶以“毕”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读bì:哔、筚、跸。 ❷“毕(畢)”可作类推简化偏旁使用,如:哔(嗶)、筚(篳)、跸(蹕)。毕 畢; 甲 金 篆 隶bì【析形】象形字。甲骨文字形像田猎时用的长柄网,上像网,下有长柄。金文字形或增“田”,像网之形。今简化字作“毕”,上半从比,作声符。 【释义】《说文》:“田罔也。”(罔,网的古字)本义是田猎时所用的带有长柄的网。由网义引申为网罗无遗,就是尽,全。又引申为完毕,如[毕业]、[礼毕]。 [原形毕露]本来面目完全显露,多用于贬义。[毕其功于一役]把应该分成几步做的事一次做完,亦以形容急于求成。 【shape analysis】It is the pictograph character.In Oracle,it looks like the long-handled net used for hunting for the animals,the upper like the net,and the lower like the long handle.In Bronze Inscriptions,the added 田is the net-shaped. 【original meaning】The long-handled net for hunting animal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