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比较成本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比较成本说 比较成本说比较成本说是西方经济学中著名的关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理论。在我国长期将它视为资产阶级的经济理论,作为批判的对象。80年代初,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贸易的扩大,理论界对比较成本说开展了热烈的讨论。讨论的中心问题是比较成本说是否具有科学性和能否用它来指导中国的对外贸易实践。争论各方的观点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 关于通货膨胀问题 关于住宅商品化的主要观点 ☛ 比较成本说英国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提出的按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别来实行国际分工的一种自由贸易理论。从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别出发,认为如果两国生产力水平不等,但其生产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并不都是相等的。为节约劳动,甲国只应生产最大优势的产品,乙国只应停产劣势最大的产品,双方通过产品交换均可得到最大利益。无视资本主义国家利用所谓国际分工剥削落后国家的事实,反映了当时英国向世界进行贸易扩张的愿望。 比较成本说 比较成本说又称“比较利益论”。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按照生产成本相对差别进行国际分工的一种自由贸易理论。李嘉图认为,在某两国自然条件和生产力水平不相等,甲国生产的每一种商品的成本都高于乙国的情况下,也可以出现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因为两国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并非在每一种商品上都是相同的,处于绝于优势的乙国和处于绝对劣势的甲国,都可以生产本国成本相对较低的产品,然后两国进行交换,彼此都能节约劳动,从贸易中得到利益。李嘉图是在他的名著《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提出比较成本说的。该学说是对斯密绝对成本说的修正和发展,它反映了当时英国工业资产阶级扩大对外贸易,加速工业发展的要求。它为一个国家提供了发展对外贸易的理论武器。不论这个国家处于什么发展阶段,经济力量是强是弱,都可以确定各自的相对优势。 ☚ 电汇汇率 比较利益论 ☛ 比较成本说Theory of Comparative Costs亦称比较生产费用论。国际贸易中的一种自由贸易理论。“比较成本”一词最早是英国人托仑斯于1815年在《谷物对外贸易论》一文中提出的,但作为完整的理论,则是由李嘉图创立的。他在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对这一理论作了详细的阐述。在这里他虽然没有直接用“比较成本”一词,但其基本思想却是比较成本原则。他从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别来分析国际分工的优越性。他认为,在国际间资本与劳动不能自由转移的条件下,各个国家应专门生产那些在生产成本上最有优势的产品,进行国际交换。这样各国都能得到好处。比如葡萄牙生产一定数量的葡萄酒只需80人的一年劳动,生产一定数量的毛呢只需90人的一年劳动;而英国生产同样数量的葡萄酒要120人的一年劳动,生产同量毛呢需要100人的一年劳动。按照比较成本原则,葡萄牙生产这两种产品虽然都占有优势,但生产葡萄酒的优势更大,因而应专门生产酒交换英国的毛呢(等于用80人的劳动产品换回自己要90人一年劳动才能生产出来的毛呢)。英国生产这两种产品虽然均处于劣势,但生产毛呢的劣势较小,因而应专门生产毛呢,交换葡萄酒(等于用100人的年劳动产品换回自己要120人一年劳动才能生产出来的酒)。如果甲、乙两人都能制造鞋帽,甲无论制帽或制鞋都胜于乙,但制鞋胜1/3,制帽仅胜1/5,若两人分工,甲制鞋,乙制帽,并相互交换,则双方均能获利。因此,李嘉图主张自由贸易,因为只有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各国居民才会将资本和劳动投入最有利的行业,生产最有优势的产品,与其他国家的商品进行交换。这一理论,后来被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推崇为国际贸易的永恒理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经济学家G.D.A.麦克杜格尔曾用实际材料对比较成本说进行了验证。证明劳动生产率对国际贸易的商品流向起着决定作用,从而证明比较成本说基本思想是对的。但它在前苏联和东欧以及中国,有的学者认为它有“合理的内核”,而有的则认为它是为发达资本主义的掠夺和剥削服务的,也有的认为这两种情况都有。 比较成本说 比较成本说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1772—1823年)提出的按成本比较进行国际分工的学说。它是亚当·斯密“地域分工论”的发展。“比较成本说”指的是:由于资本和劳动在国际间不能自由移动,支配一国商品交换的价值规律不能支配国际商品的交换,故通过自由贸易,各国可集中资本和劳动来生产和出口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可以增加产品总量,节约劳动和资本,形成互利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这一学说推动了自由贸易政策取得胜利,从而促进了英国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但未能揭示出国际分工形成、发展的真实原因和价值规律的国际内容。大卫·李嘉图这一理论的实质是各个国家不需要生产劳动成本绝对低的商品,而只要生产那些劳动成本相对低的商品就可以进行国际贸易。“两利相比取其重,两害(劣)相比取其轻”,贸易双方都得到利益,从而推动国际贸易经济的发展。 ☚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比较利益论 ☛ 比较成本说 比较成本说又称“比较生产费用说” 、“比较利益理论”。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李嘉图认为,一个国家进行对外贸易,不仅根据生产的绝对成本的高低,而且根据对生产的相对成本的比较。即使各种产品的生产条件都处于有利地位的国家,也不必生产它所需要的全部产品,而只应生产那些成本相对较低的产品; 生产条件完全处于不利地位的国家,也不应完全停止生产,而应生产那些成本相对最低的产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彼此进行交换,各自都可以获得比较利益。李嘉图以比较成本说为基础,提出了系统的自由贸易理论。 ☚ 绝对成本说 要素禀赋说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