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射燃燒發煙性炮彈之前裝滑膛炮。鐵鑄炮身,裝於木製炮架上。後部有火眼,安藥信。長體炮彈,内裝燃燒發煙性火藥。點火發射,到達目標時,彈殼碎裂,以有毒煙霧及火焰燻燒敵人。創始於明前期,多用於攻城作戰。《火龍神器録·攻城火龍神器》:“用狼糞、艾朒、砒霜、雄黄、石黄、皂末、薑粉、蓼屑、椒沙、巴油等藥,和合如法,藏於砲中,放打上城,火發砲碎,則煙霧四塞,焚賊衣鎧,一物不可見,一技不能施。乘風而發,無有不破。”明·茅元儀《武備志·火器圖說一》:“中藏神煙、神火、神砂、飛火、爛火、毒火,隨宜而用,不拘於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