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水窖项目
一项集中供水工程。是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2001年开始实施的慈善项目,重点帮助西部地区老百姓特别是妇女摆脱因严重缺水带来的贫困和落后。“水窖”,是中国特定区域产生的特定名词,是指修建于地下的用以蓄积雨水的罐状 (缸状、瓶状等) 容器。
母亲水窖项目管理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制定之时,为了配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全国妇联提出 “举全国妇女之力,建西部美好家园” 的号召,帮助西部贫困干旱地区妇女和群众解决饮水困难。2000年全国妇联、北京市政府、中央电视台主办,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具体承办了 “情系西部 ·共享母爱” 世纪爱心行动大型公益活动,募捐善款1.16亿元,用于设立 “大地之爱·母亲水窖” 项目专项基金,并于2001年开始实施,深受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2001年10月,“母亲水窖” 项目被载入国务院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白皮书》,2001年底被评为中国女性十大新闻,2003年11月被评选为 “中国十大公益品牌” 之一,2005年11月荣获首届“中华慈善奖”。
在中国西北黄土高原省、区的部分地区,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极度缺水。有的降雨量只有300—400毫米左右,而蒸发量却高达1500—2000毫米以上。按可利用水资源统计,人均可利用水资源占有量只有110立方米,是中国人均可利用水资源占有量720立方米的15.3%,是世界人均可利用水资源占有量2970立方米的3.7%。因无足够的资金对这种水窖的内部进行混凝土硬化,会很快出现渗漏。严重缺水的恶劣状况,导致当地农民生活艰难、生产原始、教育落后、妇女的疾病率和新生儿死亡率居高不下、妇女们承担着数倍于正常环境下妇女肩负的生活重任。为了帮助缺水地区的人们特别是妇女迅速摆脱因严重缺水带来的贫困和落后,在妇联的领导下,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实施了一项计划,即向社会募集善款,为西北缺水地区捐修混凝土构造的水窖,使她们能利用屋面、场院、沟坡等集流设施,有效地蓄积到有限的雨水,以供一年的基本饮用水。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是以女性为帮助对象的公益组织,高举母爱的旗帜,倡导社会以捐建水窖的形式关爱缺水的妇女并惠及他人,将捐建的水窖称为 “母亲水窖”。
截至2006年年底,“大地之爱·母亲水窖” 项目投放资金累计3.3亿元人民币 (含1:1配套资金),修建水窖10万多眼,小型集中供水工程1200多处,受益人口130多万,受益范围23个省区市。主要的社会效益: 保障了受益妇女及家庭成员平等获得饮用水的权利; 有效解放了劳动力,农户生活和收入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妇女的家庭及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受益群众的卫生条件和健康水平得到了改善; 对当地生活环境的改善起到了推助作用;促进了受益社区的发展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