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丘俭东征是曹魏对高句丽的讨伐。魏明帝打败公孙渊,统一辽东后,使高句丽染指辽东的矛盾直接暴露在曹魏面前。魏齐王正始三年(242),高句丽东川王冒然进犯魏辽东西安平县,企图填补公孙氏灭亡后出现的空缺,然而魏不愿高句丽据有辽东、随后作出反应。正始五年(244),魏遣幽州刺史毋丘俭率兵万余东征高句丽。双方交战后,魏军接连失利,损失三分之二兵力,形势对魏军非常不利。但是,以东川王为首的高句丽兵,被暂时胜利冲昏了头脑,未能一鼓作气彻底战胜魏军,放弃主动出击,使魏军得到喘息机会。毋丘俭迅速调整兵力,重振旗鼓,卷土重来。并改变战术,以方阵进击,首尾连势,左右呼应,决死而战,立刻扭转了战局,转败为胜,迫使东川王遁入丸都城固守。接着,毋丘俭又将丸都城重重困住,并从山路险绝、易守难攻处出奇兵,一举攻克丸都城,东川王逃入东部深山夹谷中,被毋丘俭兵追出千余里。后因魏军远离后方,增补难济,不宜旷日持久作战,至正始六年夏,班师回朝。经过此役,高句丽元气大丧,魏在辽东势力暂时得到巩固,并把中原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传播于辽东地区,使中原王朝武力第一次抵达日本海西岸,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