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内监 殿内监官署名。曹魏始置殿中监、领禁兵、掌殿中陈设监护,七品。两晋、南北朝因置。南齐有内外殿中监8人,隶尚书省; 梁、陈因之,资品极低。北魏、北齐皆置。北魏从五品下; 北齐有殿中局,置监4人,隶门下省,掌驾前奉引。隋初改殿内局,置监2人,正六品下。炀帝大业三年 (607)分门下省尚食、尚药、御府、殿内等局与太什寺车府、骅骝署置殿内省,置监、正四品; 少监、从四品。统尚食、尚药、尚衣、尚舍、尚乘、尚辇六局,每局各置奉御、直长掌之。唐改称殿中省,以监为长官,掌乘舆服御之事,管理天子衣食住行事务。加置少监,丞各2人。高宗龙朔二年 (662) 殿中省改称中御府,改监为中御大监,丞为中御大夫,咸亨元年 (670) 复旧。宋初设殿中省,判省事1人。以无职事朝官充任。崇宁二年 (1103) 改以殿中监为长官,少监为副贰。又置提举六尚局及管勾官1人,掌管六尚局之事。 ☚ 知制诰 尚食 ☛ 殿内监官名。隋置,门下省殿内局长官,置员二人,官正六品。炀帝大业三年(607)改为殿内省长官,减为一人,官正四品。 殿内监官名。隋初为殿内局的主官,炀帝时为殿内省的长官。唐武德初改为殿中监。 |